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拥有较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丰富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保护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地。畜牧业为西北草原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草地资源为牧民生活提供了基本物质保障。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全国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祖国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举措。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草地资源拥有量广,三省(区)均属于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地资源占全国总草地资源的38.09%,为西北地区主要草原区。本文以甘肃、青海、新疆省(区)的草地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西北地区草地资源发展状况为主体,以草地资源保护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作为研究内容,以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找出影响草地资源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治理建议。研究从气候、社会、文化、政策方面对西北草原区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气候方面选取温度、降雨量、日照时长作为分析因素,与西北草地资源退化率状况相比较,进行回归分析并将社会发展情况与政策实施情况与草地资源发展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草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影响不大。政策的实施对草地资源保护影响效果较显著,社会发展情况对草地资源发展影响较大。可持续发展从属于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强调对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可发展平衡性。实际是指一个区域的特定系统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通过对影响西北草地资源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人口数量、人力资本水平、市场需求与供给量和草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现阶段草地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首先,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合理分配放牧区域、根据牲畜品种不同混合放牧,以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分配夏、冬草场面积,使草场利用率达到最优效果。其次,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畜牧设施,将粗放的游牧逐步转变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畜牧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产品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第三,对游牧区和定居的牧民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避免之间产生的不公平感。对牧民进行适当经济补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力资本,发展牧区教育,将游牧文化与科学方法结合从道德和法律方面对草地资源保护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