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坪草褐斑病是冷季型草坪草的主要病害之一,立枯丝核菌是草坪草褐斑病的主要致病菌。作者于2000-2001年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草坪草褐斑病病株采样、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致病力的测定,以及室内室外药效测定,研究发病规律,探索化学防治方法。1.病原鉴定 作者于2000年七月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草坪草褐斑病病株采样、分离纯化,并对其病原菌形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等方面进行测定。依据柯赫氏证病法和有关材料进行鉴定,确认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2 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pH值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将PDA培养基调节到不同的pH值水平,进行病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丝在pH值为5.0~9.0的范围内能够生长,在偏酸性、中性的环境中生长较好,当pH值为6.5时生长最为迅速。 温度对立枯丝核菌生长速率的影响。于不同温度设置下的恒温箱中进行病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发现,立枯丝核菌在20~3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在30℃时生长最快,在20℃以下或35℃以上生长速度明显降低。3.致病性测定 潜育期的测定。于不同温度设置下的光照培养箱中测定立枯丝核菌的潜育期。在20、25、30、35℃时,立枯丝核菌菌丝在早熟禾浪潮上的潜育期分别为3.0~5.7天、2.7~5.3天、2.0~5.0天、2.0~5.3天;在匍匐翦股颖高山上的潜育期分别为3.3~6.3天、2.7~6.3天、2.0~5.7天、2.0~6.0天;在高羊茅交战Ⅱ上的潜育期分别为3.0~6.3天、2.0~5.7天、2.0~4.7天、2.0~5.0天;在黑麦草卡特上的潜育期分别为4.7~6.7天、3.7~6.3天、3.0~6.0天、3.0~6.3天。结果表明,从20℃到30℃,随温度的升高立枯丝核菌在四种草坪草上的潜育期呈缩短的趋势;从30℃到35℃,随温度的升高立枯丝核菌在四种草坪草上的潜育期略有延长。表明30℃左右菌丝生长最为迅速,因而此时潜育期最短。 致病性测定。立枯丝核菌对高山、浪潮、交战Ⅱ和卡特均有致病性。从20℃到30℃,四种草坪草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是上升的。从30℃到35℃,浪潮、卡特的发病率继续上升,高山、交战Ⅱ的发病率保持在30℃的 100.0%;浪潮、高山、卡特的病情指数继续升高,交战11的病情指数从30’C 的 78.0%下降到 35 oC时的 76.7%。 4.不同杀茵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药效测定 十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从10种杀菌剂中筛选出4 种对立枯丝核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杀菌剂:仙生、甲基托布津、应得、满 穗。对这4种杀菌剂,根据其理化性质进行两元馄配,利用等效线法筛选出 最佳药剂组合为仙生+应得(2:l),仙生+甲基托布津(l:l),甲基托布津+ 满穗:(41)。 药剂喷洒试验。在毒力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法,对筛选出的 不同混合药剂进行不同药剂浓度和不同间隔期药剂喷洒试验,发现有三种方一 案对立枯丝核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矫正防治效果均达到100.0儿 它们 是:1.仙生+应得(比例 2:l)剂量 9.17 mg/L、每隔 7天喷洒一次:2.仙生.+应得(比例 2:1)剂量 18.33 mg/L、每隔 14天喷洒一次;3.仙生+甲托 u:1)剂量 14.58 my、每隔 7天喷洒一次。建议在草坪草褐斑病的防治 实践中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