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翔鹏先生从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宏观角度,将中国古代音乐史分为三个阶段: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同时,指出了音乐形态的发展规律,首次提出音乐文化断层理论。即:“在中国古代音乐的三大历史阶段之间,以及它们和现代音乐之间,至少发生过三次千年一现的、严重的断层现象。第一次是在战国后期至秦、汉间的战乱之中(公元前3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末至五代间(公元9世纪后半叶至10世纪上半叶);第三次即迄今近百年间的变化(19世纪后半叶迄今)。”本论文是对黄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中第一次断层现象的初步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黄翔鹏先生“音乐文化断层理论”的总体阐述。通过对该理论产生的学术背景、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进行阐述,肯定其学术价值,并形成整体的认识。第二章是对春秋战国与秦汉之间音乐文化断层现象的细致考察。主要从音乐形态、音乐功用、乐队配置、乐调理论、审美观念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进而推断出在春秋战国与秦汉之间音乐文化发生了断层。第三章是对春秋战国与秦汉之间音乐文化断层现象的分析。指出断层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巨变、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传播载体的欠缺;断层的实际效果是一种表面的断层,前后两个时期的音乐文化以“遗传基因”的方式联系着;断层的积极意义在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促成新艺术的诞生。第四章是从第一次音乐文化断层现象中获得的启示。首先认识到当今音乐文化所处的第三次断层环境,进而结合历史经验和现代社会的条件,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继承及创新提出概略性的见解。“音乐文化断层理论”是黄翔鹏先生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历史中的音乐现象取得的突出成果。这一理论揭示出了中国音乐史中音乐形态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并预示着未来中国音乐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本论文是对黄翔鹏先生“音乐文化断层理论”第一次断层现象的初步研究,还需要对第二、三次断层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并从整体上进行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将这一理论充分完善,从而体现其所具有的高度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