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及服饰方面浅析红楼梦不同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对饮食及服饰文化的描写尤为精美典雅。所以,文章以考察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研究《红楼梦》及其两个重要英文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手段,对比研究其中体现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部分中英译本。《红楼梦》翻译研究在整个翻译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果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目前,对《红楼梦》翻译研究多在由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完成的两个英语全译本上,对《红楼梦》的英语译本中的饮食文化以服饰文化内容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以审视译者是如何在主体性的作用下处理《红楼梦》中饱含中华文化内涵的各种现象。主体性的概念起源于哲学体系,意为该主体自身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力量的外化表现形式,也就是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译者的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实现翻译原文的目的,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在翻译时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虽然译者可以自由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同样也要受到某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简而言之,译者主体性主要是因为译者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特点和其因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而形成的。《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从杨宪益和霍克斯的两个英译本为出发点,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以及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的不同在译文上所以体现出的差异。通过对两个译本中的实例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发现译者主体性是贯穿于译者的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并且还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视为语言间的转换活动。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然会面临两种语言间两难的选择,因此,译文本身必然会受到译者本身的影响。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和模式。本文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基础和依据,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所涉及的饮食及服饰部分的翻译进行分析。通过对两个英译本的对比,我们还会发现为了达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增进文化间相互了解的目的,译者主体性对译文本身以及对译文读者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忠实再现《红楼梦》这部历史巨著的文化内涵,真正起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当然,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只是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共同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其他文献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重新理解人的基础上,变革了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去寻求一种存在的"澄明之境",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追寻
阐述了湿硫化氢环境中炼油设备腐蚀开裂的机理、特点、相关因素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石家庄2016年7月19日暴雨是自"96·8"以来强度最大降雨。依据地区内的雨量和水文站网对暴雨和洪水过程的数据采集,通过比对分析,研究洪水特点,为今后洪水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利用空间带电粒子模拟设备模拟真空电子辐照环境,研究真空电子辐照条件下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质量损失率变化规律,并利用XPS和SEM对辐照前后复合材料表面性
美国的动画的发展起源于美国漫画,二者的风格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就美国动画而言无论是在题材选择上,还是细节处理上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特有价值
科研院所科研课题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科研院所科研课题档案的特点、内容和目前科研课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
最近几年,“双层表皮”建筑形式开始在中国出现。由于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节能、低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设计师们开始热衷于设计“双层表皮”建筑。然而并非所有的双层表皮建
电子信息时代给予了民意最大的展示平台,民众的法律意识与对自身的权利保护意识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近年来民众关注的刑事案例,同样也在影响着我国的刑事司法,而
当代艺术理念、审美需求对中国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绘画材料的本体性越来越显现出来。绘画艺术的起承转合与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使得对绘画材料的研究与拓展越来越受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