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作为我国政府实施新闻调控和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公开政府信息、处理危机事件、树立良好形象、沟通媒介关系等方面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近年才兴起的新事物,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践亟需理论上的探讨与指导,以使其良性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以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闻发言人的社会角色,透过这些社会角色来考量与审视当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对策。文章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史,梳理了2003~2007年来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蓬勃发展。从近几年来新闻发布会数量的增多、质量的提高、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普遍建立、新闻发布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来看,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取得一定成就。在第一章中,运用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分析新闻发言人的多重角色定位。不同的理论视野下,新闻发言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责任。在议程设置理论下,新闻发言人扮演着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在“把关人”理论下,新闻发言人是信息控制者;在态度改变理论下,新闻发言人被视为说服者;在媒体隐性功能理论下,新闻发言人成为政府形象的代言人;而在信息社会理论下,新闻发言人发挥信息中介者的职能。第二章,透过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来考察当前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官僚意识与兼职性质导致的传播地位不平等、新闻发言人专业素质欠缺、缺乏限权监督问责机制及新闻发布会的质量存在众多问题。第三章,提出完善当前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对策。针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包括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实行新闻发言人专职化、完善限权监督问责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正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发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处于发展中的新闻发言人,还需要不断完善它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等,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