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继发龋是临床上修复失败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在修复体-牙本质粘接界面发生微渗漏,细菌进一步入侵造成。继发龋预防的首要目标是抑制在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界面聚集滞留的龋病相关细菌生物膜。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将季铵盐化合物、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等抗菌物质添加进口腔粘接剂中以达到迅速有效的抑制龋病相关病原菌。银纳米颗粒(NAg)也被添加到口腔粘接剂中赋予其抗菌特性。然而,将纳米银加入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继发龋是临床上修复失败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在修复体-牙本质粘接界面发生微渗漏,细菌进一步入侵造成。继发龋预防的首要目标是抑制在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界面聚集滞留的龋病相关细菌生物膜。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将季铵盐化合物、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等抗菌物质添加进口腔粘接剂中以达到迅速有效的抑制龋病相关病原菌。银纳米颗粒(NAg)也被添加到口腔粘接剂中赋予其抗菌特性。然而,将纳米银加入到口腔粘接剂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理想的银载体材料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分子筛是一种具有高度规则微孔结构的水合硅铝酸盐晶体材料,由MO4四面体(M=Si或Al)通过氧离子相互连接而成。其中,纳米级EMT分子筛具备均一的孔道结构、高的孔隙率、较大的微孔体积和高的比表面积,从而具备较强的与阳离子进行交换的能力,因而能够作为银离子(Ag+)的理想载体,大量掺入牙本质粘接剂中,从而发挥抗菌性能并达到长期抗菌的作用,为临床上继发龋的预防提供新思路。实验目的:制备一种纳米级EMT型分子筛,并将与银离子交换不同时间后的EMT分子筛掺入牙本质粘接剂中形成一种抗菌粘接剂,探究其对牙本质-修复体边缘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进而达到预防继发龋的形成。实验方法:1.采用低温无模板方法制备纳米级EMT分子筛,并通过离子置换反应将银离子负载于EMT分子筛孔道内。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氮气吸附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对载银前、后EMT分子筛结构进行表征。3.将EMT分子筛和与银离子交换10、20、40分钟的EMT分子筛(简称为:Ag+-EMT-1、Ag+-EMT-2、Ag+-EMT-3)分别加入到牙本质粘接剂中,并制备粘接剂-树脂层状圆盘,进一步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检测上述材料的生物安全性。4.探究了纯粘接剂与分别含EMT、Ag+-EMT-1、Ag+-EMT-2和Ag+-EMT-3的共五组粘接剂对龋病相关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对以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戈登式链球菌(Streptococcus gordonii,S.gordonii)和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nis,S.sanguinis)为龋病的代表细菌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细菌的早期黏附情况、细菌菌落计数、细菌活/死染色及细菌代谢活性。结果:1.成功制备了六方晶型EMT分子筛,其结构呈亚稳定状态,易于发生离子交换。2.纳米级EMT分子筛与银离子的交换呈现时间依赖性,与银离子交换40分钟的EMT分子筛中Ag+含量最高,可达6.40 wt%,而与银离子交换10分钟的EMT分子筛中Ag+含量最低,为1.60 wt%。3.五组粘接剂样品均展现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4.含与银离子交换的EMT分子筛的粘接剂表现出良好的抗细菌生物膜作用。含与银离子交换时间最长(40分钟)的EMT分子筛的粘接剂,细菌早期黏附、细菌生物量、生物膜生长和代谢活性的降低幅度最大。细菌生物膜CFU计数减少约2个数量级。结论:本研究合成了纳米级载银EMT分子筛,并将其加入到牙本质粘接剂中从而抑制龋病相关细菌生物膜。含有与Ag+交换EMT分子筛的牙本质粘接剂具有显著的抗菌性能,且不会影响牙齿修复的颜色和美观性能,可作为“生物活性”的粘接剂材料,显示出其在抗生物膜和抗龋病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组工干部的主责主业就是做政治工作。要做好政治工作,政治过硬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能力上绝对过硬、作风上绝对干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正在不断融入到在各类自然学科的蓬勃发展当中。其中高质量纳米晶合成技术是以物理、化学等这些基础学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最为广泛应用的高温热解法正是一种传统的化学实验手段。回顾历史,化学这门学科相关的科研人员一直以传统手工的操作方式来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科研人员进行大量的熟练性训练,耗时耗力,而且实验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可重复性差,精密性差。而随着
背景:颏成形术是矫治包括颏部发育过度、发育不足和颏部偏斜等涉及颏部前后、上下及左右三维方向发育异常的正颌外科中最常用的术式之一。自从Hofer在1942年首次提出通过口外入路行颏成形术以来,为了满足不同的美学和功能需求,各种各样的截骨设计已经被开发出来。目的:在本研究中,介绍了一种改良颏成形术,首先将其与传统颏成形术比较,探讨其能否降低术后下颌下缘骨缺损的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面型;其次,观察其对牙颌
目的:上颌窦底提升术(Sinus floor elevation,SFE)目前已成为一种可明显改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满足种植治疗需要的常规的可预期的治疗手段。但目前SFE仍存在着成骨效率低、术后反应重、愈合周期长等缺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具有源于自体、成本低廉的优点,其制作方法简便,易于临床取用,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组织增量及
研究发现,人体呼气中的氨气(NH3)可以作为幽门螺杆菌(Hp)胃病呼气检测的生物标志物,这是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的呼出气中NH3的浓度会高于健康人(0.8-0.9 ppm)。因此,利用快速、高效的氨气检测技术对人体呼气中的NH3进行精准检测在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氧化物半导体的化学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因具有器件结构简单、低成本、适于集成化、易于小型化等优点,在氨气检测方
近年来,六方氮化硼(hBN)作为一种新兴的Ⅲ-Ⅴ半导体材料,以其优异的材料特性逐渐走进科研工作者的视线。hBN具有极高的电阻率、较低的介电常数、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与抗辐射能力,带隙约为6 e V,本征吸收边位于210nm附近,并且在吸收边附近具有极高的吸收系数(约7.0×10~5cm-1),在深紫外光电探测领域有极大的潜力。但是目前国内外在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hBN薄膜方面研究尚有不足,并且
目的: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化疗、放疗、药物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等。放疗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在放疗过程中电离辐射与肿瘤细胞内的物质进行反应,电离辐射可直接或间接与组织内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脂类等)进行反应,从而导致细胞损伤或发生凋亡。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电离辐射对正常组织的间接损伤、肿瘤细胞内部的乏氧环境、肿瘤细胞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能够利用产电微生物去除废水污染物同时产生电能的新型废水处理装置,已应用于反硝化脱氮领域。然而电极与微生物间较低的电子传递效率导致MFC产电和污染物去除性能不高,限制了MFC的应用。阴极材料的理化特性对电子传输能力和电子受体的利用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贵金属铂(Pt)是改善MFC电子利用效率常用的阴极修饰材料,其价格昂贵且储量少
研究背景及目的: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作为公认的主要致龋菌之一,具有较强的产酸和耐酸能力,其产生的胞外基质如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等有助于细菌的黏附、定植和聚集,从而促进致龋生物膜的形成。目前氟化钠(Sodium fluoride,NaF)已被证实对S.mutans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NaF使用不当容易引起氟牙症
生物滴滤法是处理中低浓度VOCs的最佳可行方法之一,但由于其对污染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降解率低的局限性,极大影响了此环境友好治理技术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常见的方法是引入活性剂以增加VOCs的溶解度,从而降低传质限制。本研究选择乙酸丁酯作为目标污染物,在生物滴滤塔(BTF)中筛选和复配最优表面活性剂并添加金属离子协同以研究活性剂强化生物滴滤法降解乙酸丁酯废气的性能。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驯化后的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