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有效性研究——从高校组织特征的视角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高校的组织性质视角,运用组织理论、系统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知识研究高校管理有效性问题。 本文在揭示高校组织具有不同于一般组织的组织特性,包括高校组织的性质与目标,高校组织特性,高校组织结构以及高校组织与管理的功能的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界定,即高校管理有效性是指剔除了高校拥有的土地、资本、师资、技术等客观要素,单纯地从高校主观因素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论文依循讨论高校管理有效性需要进行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测度,即如何评价高校管理有效性,明确提出高校管理有效性的评价主要从目标指标和管理能力指标来衡量,即目标指标主要通过师生的满意度,学生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质量,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来评价的。管理能力指标主要通过规划性能力、结构性能力和实施性能力三个维度评价。 论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管理有效性存在的问题,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定位、高校决策水平不高、适应知识型员工管理的文化环境没有建立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包括管理理念的陈旧、目标间利益上的冲突、管理权限与管理职责的不明确等。 论文在高校管理有效性一系列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以及高校管理有效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高校管理有效性的措施,就是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学校的土地、师资、技术等“硬约束条件”的约束性,挖掘其潜能与效用,实现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在一定的时机和条件下从形成新的硬约束条件,并不断创新。 论文最后研究了提高高校管理有效性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包括高校行政权力为学术权力服务的权力架构,提高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创新高校管理模式,即建立学习型大学,实现从“制度+控制”到“学习+激励”的管理模式根本转变。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在学历教育阶段完成之后,非学历教育成为主流,职业培训也渐渐成为主要趋势。对职业培训受训者学习
众所周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中国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措施,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体育领域中的延伸,是一项跨世纪的体育发展规划。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行维护和保障了公民参
1998年1月13日国务院转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2010年前后对师资的要求已经由数量上的满足转向了质量上的提高,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专任教
目的:对大型滑雪赛事后勤管理中涉及的众多因素和可能在存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探讨各类因素的重要性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并为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提供后勤管理建议。 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把注意的焦点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上,注意过程的不断变动正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过程。工作记忆的注意焦点转换功能为人们从大量的信息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