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主要指中国大陆电影,同时包括中外合拍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上海这座在中国电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产生过至关重要作用的城市,在电影文本中已经不知被反复书写过多少次。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对上海的呈现方式同“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就有明显不同。并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由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电影业的改革等复杂历史因素的作用,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还在发生着或显著或微妙的变化。因此,本论文将分三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的一些突出文化症候或问题作出思考。论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主要研究1978至1986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这一阶段中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同类创作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断裂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着延续和突破。此类电影还没有完全摆脱“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以宣传和弘扬国家意识形态为主旨的创作理念。但与此同时,一些电影也开始较多地展现上海的都市文化特性,并对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展现。第二章主要研究1987至2002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在此一阶段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创作中,现代都市文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彰显。主要表现为上海都市空间在电影叙事中作用的凸显。“街道”成为此类电影的主要场景,都市“漫游者”的视角则成为重要的电影叙述视角,并且一些典型的都市叙事模式也在许多电影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运用。另外,上海的地域文化特征在电影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显现,跨国想象也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第三章主要研究2003年至今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着重指出这一时期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中时尚性元素的主导和对上海全球化都市景观的迷恋,致使电影中的上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座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景观城市”。同时也注意到,在一些独立电影和作者电影中,创作者们对全球化的上海作出了另一番描绘,从而形成了对中国电影中上海想象的有效补充。第四章主要从作者论的视角研究彭小莲、娄烨、李欣等以上海生活为主要创作素材的导演在各自的电影中对上海的呈现方式。彭小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对上海的密切关注,试图在电影创作中展现上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都市文化特征。娄烨在电影创作中经常运用一些探索性的叙事手法,把上海再现为一个现代性的“废墟”之地。而李欣则惯于运用后现代主义影像和叙事拼贴的方式来呈现上海青年们的复杂心理状态。第五章主要研究当下盛行的上海怀旧电影。指出了上海怀旧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与文化表征方式,并对其中存在的“恋物癖”症候和全球化想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第六章对上海题材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思考。指出应以上海电影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来带动上海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对上海题材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并指出上海题材电影创作应突破对海派文化的模式化理解,充分体现其当下文化意义。结语部分则主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但“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其实一直存在,不过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表现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