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中,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逐步引进制造业,是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越来越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化,其扮演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水平的重要角色越发凸显,已经成为反映和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提高服务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助于优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功能的转型。以上海、广东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京津冀区域,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势必会影响到区域制造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如何评价和提升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能力,更好的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实际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该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研究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积极探索这一区域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发展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对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分析国内外理论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和竞争力的研究现状;第二,介绍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第三,确定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第四,运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京津冀区域内部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代表性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