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拇指对掌功能占拇指功能一半以上,拇指对掌功能差,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拇指对掌功能的丧失,对手功能的影响较大,必须积极设法重建。本文的研究目的用环指屈指浅肌腱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方法:分析自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10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及大鱼际肌肉不可逆损伤患者和1例拇指先天性畸形患者的随访结果。效果评定方法为DASH调查问卷法。手术:患者仰卧位,臂丛阻滞麻醉,于环指近节侧方取切口,在近侧指间关节平面或稍近侧切断指浅屈肌腱,在前臂远端掌侧切口抽出。于拇指掌指关节背侧做“S”形切口,沿拇短展肌的轴线,在鱼际部作皮下隧道,将环指的指浅屈肌腱拉至拇指掌指关节背侧的切口处;在腕关节被动屈曲约45°位,拇指极度外展和伸直位下,将环指指浅屈肌腱先缝于拇短展肌腱上,然后将其远端穿经拇长伸肌腱下,与拇长伸肌腱缝合后再返折其残端缝回原肌腱上。应用虎口“U”形石膏托,将拇指固定于屈腕45°,拇对掌、伸直位。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4~11个月),11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前DASH平均值:34.0,术后DASH平均值:21.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拇指对掌功能7例为优,拇对掌功能恢复,主动由内收位在手掌平面上垂直对掌约90°,可满足工作及生活要求,对掌肌力4级以上;4例为良,拇对掌功能改善,主动垂直手掌平面75°~85°,工作和生活中稍有不便,拇指对掌达环、小指指腹,对掌肌力3级以上;优良率达100%,均无明显肌腱粘连及肌腱断裂情况发生,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及大鱼际肌肉不可逆损伤患者,环指浅肌腱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在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中可采用环指屈指浅肌腱做为动力肌腱,于环指近节侧方切口,在近侧指间关节稍近侧部切断屈指浅肌腱,可减少环指深浅屈肌腱粘连几率,并且切口隐蔽,保证了美观。DASH评定表对手功能评定更细致及量化,并从患者的角度来评价治疗效果,更适合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社会-心理医疗模式,适用于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效果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