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使用的中美企业形象研究——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融合隐喻理论及批评体裁分析构建了研究框架,自建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语料库,通过使用语料库工具Wmatrix及Antconc分析了语料的主题语义域及主导隐喻源域,总结出其中的主导概念隐喻进行隐喻构式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文语料库隐喻使用的异同,进而揭示了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企业形象的隐喻化建构。  本研究发现,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隐喻使用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相同点在于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均通过“容器隐喻”及“战争隐喻”构建了守法律、讲规则、公平安全的企业形象。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通过“运动隐喻”以及“戏剧隐喻”构建了平等民主的企业形象;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则通过“运动隐喻”构建了集体主义的企业形象。另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隐喻使用更加丰富多样,通过“旅行隐喻”、“人类隐喻”、“植物隐喻”等多种隐喻构建了人性化,有活力及友好的企业形象。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一特定体裁决定了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隐喻使用及形象构建的相同之处,而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则是造成二者呈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文化呈现出集体主义及高语境的特征,美国文化则呈现出个人主义及低语境特征。  本研究所构建的理论框架旨在为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研究所揭示的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隐喻使用及企业形象构建具有代表性,旨在为中美企业撰写社会责任报告提供借鉴,同时,也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批评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日渐显著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比探究中美文化维度对中国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影响。  以霍夫斯泰德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在翻译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都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然而,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这一文学翻译分支的研究却依然是很少问津。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早期接触的文学作品
格特在斯皮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主要是论证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情景喜剧中幽默的可行性研究。   幽默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闻报道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新闻报道。文化负载词汇的大量运用是新闻报道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