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与腧穴阳性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①观察功能性便秘患者八髎穴的阳性反应。按罗马Ⅲ标准筛选、收集5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31例健康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和记录两组八髎穴皮色变化、皮损、皮形、血络、肌张力、穴位压痛、穴位感觉、穴位反应物的变化。②观察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后八髎穴阳性反应的变化(八髎穴不作为治疗用穴)。以天枢、腹结、上巨虚三组穴位对入组的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两个月(20次),筛选出在治疗后暂时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3次),在治疗中期(10次治疗后)及后期(完成20次治疗时)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和记录八骼穴皮色、皮损、皮形、血络、肌张力、穴位压痛、穴位感觉、穴位反应物的变化。③对所有记录的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及MATLA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功能性便秘患者人均出现的穴位阳性反应为9.92分,而健康人仅有1.94分。功能性便秘患者八髎穴阳性反应出现的比例从上髎、次髎、中髎到下髎分别是14.63%、23.96%、33.27%、28.14%,而健康人则分别是15%、38.34%、21.67%、24%。功能性便秘患者八髎穴阳性反应各个类型出现的比例分别为:皮色6.84%、皮损3.04%、皮形0.76%、血络10.46%、紧张1.14%、松软6.08%、皮下浅层压痛2.28%、肌肉中层压痛12.55%、筋骨深层压痛32.32%、穴位快点(酸胀感)12.55%、条索4.56%、硬结7.41%;而健康人则为皮色10.00%、皮损0.00%、皮形0.00%、血络10.00%、紧张1.67%、松软0.00%、皮下浅层0.00%、肌肉中层3.33%、筋骨深层31.67%、穴位快点31.67%、条索6.67%、硬结5.00%。②八髎穴阳性反应可以区别功能性便秘患者与健康人,准确率在85%左右。③在治疗期间(治疗10次后),八髎穴阳性反应变化率由高到低的是右侧中髎(19.47%)、左侧中髎(17.70%),左侧下髎(14.16%),右侧下髎(11.5%),双侧次髎(10.62%),双侧上髎(7.96%);治疗后(完成20次治疗),八髎穴变化由高到低的是右侧中髎(19.25%)、左侧中髎(16.58%),右侧次髎(15.51%),左侧下髎(12.83%),右侧下骼(12.30%),左侧次髎(11.23%),右侧上髎(6.42%)左侧上髎(5.88%)。治疗前中后的八髎穴阳性反应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治10次后),穴位阳性反应类型的变化由高到低的是深层压痛(35.4%)、中层压痛(23%),穴位快点(12.39%),皮损(8.85%),血络(7.96%),皮色变化(5.31%),条索(4.42%),肌紧张(1.77%),硬结(0.88%);治疗后(完成20次治疗后),八髎穴变化由高到低的是深层压痛(32.62%)、中层压痛(17.11%),穴位快点(13.37%),松软(8.56%),皮损(7.49%),硬结(6.42%),血络(5.35%),皮色变化(5.31%),条索(2.67%),肌紧张(2.14%),皮形变化(2.14%),皮色变化(2.14%)。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八骼穴出现各种穴位阳性反应,以穴位压痛、穴位酸胀感、条索或结节、血络为多,且主要集中在中髎穴、下髎穴上;治疗后八髎穴阳性反应改善主要集中在中髎穴、下髎穴上;与便秘相关性由高到低的是中髎、下髎、次髎、上髎;八髎穴对功能性便秘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