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k栅介质CMOS集成电路老化模型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工艺尺寸也越来越小,使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与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这也为电路可靠性带来更大挑战。作为影响电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电路老化,研究者们一直对其保持着高度关注。目前关于老化的研究主要包含老化效应模型研究与老化效应的优化两个方面,并且集中于硅基MOS管与集成电路中。当集成电路工艺尺寸缩小到45nm及以下时,为了缓解愈加严重的漏电流现象,高k材料开始引进。本文主要是研究在高k栅介质晶体管中,关于电路老化效应的建模问题。高k材料的引进,使得发生在NMOS管上的PBTI与TDDB效应越来越显著。本文针对高k材料NMOS管,通过建立电路固有时延与老化后时延的联系,提出一种综合PBTI与TDDB效应的老化混合时延模型。运用Hspice软件在45nm、32nm、22nm以及16nm工艺库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模型的分析数据与实际值最大误差不超过2.5%,平均误差大约为1.5%,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且通过反相器链对比试验,同时考虑这两种老化效应的电路时延,比这两种效应分别对时延影响单纯叠加的结果更加精确,因此本文为高k材料晶体管组成的电路老化时延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预测算法。在高k材料晶体管中,基于新提出的电荷俘获释放机制,通过线性分析和数据拟合,研究建立基础逻辑门在PBTI效应下新的老化时延模型。通过实验对比,新提出的模型与Hspice仿真结果在8到12年的预测时间内,平均误差处于2%至4.5%之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且在基于不同关键路径的时序余量设置实验中,当时间指数n取值分别为0.16与0.25时,在同样保证电路可靠性的前提下,与之前的老化时延模型比较,本文模型所设置的时序余量有显著减小,为时序余量的设置提供更优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相对于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通信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带宽和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通信系统容量,因此吸引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其中MIMO系统的
作为空间机动平台的主要探测模式,采用激光成像雷达体制的空间目标形态测量技术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由于空间应用的特殊性,空间目标形态测量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仿真,本文即在此
在过去的十年中,具有高的纵横比的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如纳米线(NWs),纳米带(NRs),碳纳米管(NTs)和多支链结构,由于其新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吸引了相当多的研究兴趣。在半
植被下层与次地表层的微波遥感探测(例如地下水分垂直分布廓线探测)对陆地水文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碳平衡等研究都具有关键影响。地面植被下层与次地表层的星载微波遥感
本文以下一代非挥发存储器的高密度解决方案为中心,针对相变存储器和阻变存储器分别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在评估了相变单元多值存储的可行性后,我们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物理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