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文化遗失、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性问题对世界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将可持续发展意识植根于公民的内心修养。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培养公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运而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地球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和现象的学术领域[1]。历来关注人地关系和区域问题,在阐述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契合度高;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按照不同空间尺度,划分为地球、世界、中国、乡土等区域地理层次,其中包含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结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而且,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势在必行,而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将在很大程度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顺利实施。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并给出了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探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学理论基础和教育学理论基础两方面。第三部分对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初中地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五种教学模式,分别是人口观教学模式、资源观教学模式、环境观教学模式、文化观教学模式、发展观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理论基础、教学程序、支持系统、实施建议、教学案例六个部分。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展望。美国教育者哈维·丹尼尔斯提出“整合性单元”的概念,他指出要帮助教师设计与运用主题式、跨学科的学习项目以促进学习。受此启发,我将(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按人口、资源、环境、文化和发展五个专题进行整合,并为每个专题设计出可行的教学模式。这是本论文主要的创新之处。然而本论文提出的五种教学模式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实践检验,或许不甚完善,系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通过撰写本论文,笔者期望以整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为载体,以相应的教学模式为手段,使学生首先理解基础的地理知识,熟悉基本的地理技能,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并期望这些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经得起考验,并不断优化发展,更好得服务于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乃至其他学科、其他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