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风寒束表型瘾疹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pseax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风寒束表型瘾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总IgE、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70例风寒束表型瘾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口服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不得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前后评估一次。通过荨麻疹症状体征评分、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不良反应率、复发率、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IL-6)水平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1)纳入本次研究病例7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病例脱落,最终有68例病例完成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治疗前,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评分、DLQI分值、DLQI严重程度分布情况、血清总Ig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病例症状体征评分的差异对比,其中瘙痒程度、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项目评分及总评分较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风团数量、风团最大直径评分差异不大(P>0.05)。分别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评分,两组各评分项目治疗前后对比均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均有效。(4)治疗前治疗组DLQI分值的平均水平为(14.91±5.95)分,治疗后为(2.06±2.99)分,对照组治疗前DLQI分值的平均水平为(14.74±5.50)分,治疗后为(4.70±3.85)分,两组病例DLQI分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DLQI分值存在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DLQI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严重程度分布差异对比,组内、组间对比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均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总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9)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通过再次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以判断是否复发,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治疗组复发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风寒束表型瘾疹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风寒束表型荨麻疹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水平实现的,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3)桂枝麻黄各半汤合加味可以降低慢性风寒束表型瘾疹的复发率。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将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血管性痴呆患者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接受,适合推广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期间2例患者出现脱落,最终入选共7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影响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相关因素,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肺癌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水平及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及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纳排标准的肺癌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脱离量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困难评价标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探讨基于益气活血通络法的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提供新思路,为今后中医药的开发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补阳还五汤组
目的:有报道称TIM-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然而,TIM-1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进展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IM-1与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发生发展相关性,并探讨其参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为宫颈癌诊断与治疗寻找新靶点。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人宫颈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IM-1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并结合临床及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探索其安全性,为该方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选取2019年08月-2021年02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并且中医证型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常
目的:1系统评价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及沙参麦冬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补中益气汤中甘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1 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The Cochrane Libr
目的:探讨胃宁方对脾肾两虚型中晚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为胃癌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今后开发和利用胃宁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的64例符合中医证型为脾肾两虚型的中晚期胃癌并有癌因性疲乏的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通过观察疏郁滋肾方对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排卵、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评价疏郁滋肾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的临床效果,通过观察安全性指标和随访停药后复发率,探究其有效性、安全性及疗效稳定性,并为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月经紊乱及促进恢复正常排卵提供临床依据及一些思路方法,以及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