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家兔福尔马林致痛模型,研究舒芬太尼静脉和硬膜外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镇痛后对家兔外周血β-内啡肽(β-EP)和氧自由基(OFR)的影响。方法:选择1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三组,每组6只,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A组: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组,B组: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家兔均予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5mL致痛,A组致痛后经耳缘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6μg/kg,B组致痛后经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0.64μg/kg,药液均稀释为0.5ml, 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根据行为学标准,评估动物的疼痛反应,并记录45min内的疼痛评分,计算各时点疼痛评分以及I相(1-10min)和II相(10-45min)累计疼痛评分。分别于致痛前(T0),舒芬太尼镇痛后10min(T1)、20min(T2)、40min(T3)、2h(T4)、8h(T5)、24h(T6)、和48h(T7)8个时点抽取家兔耳缘静脉血2ml,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β-内啡肽含量,通过血清中MDA含量检测OFR水平。结果:舒芬太尼镇痛能有效降低致痛兔的疼痛程度,镇痛后A、B组疼痛评分稳定下降,C组疼痛持续较长时间。A、B组I、II相累计疼痛评分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A、B组I相和II相累计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组家兔β-EP和MDA在致痛前无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A、B组β-EP在镇痛后有轻度增高;与C组比较,A、B组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组T1-T7时点与T0比较,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A、B组T1-T7各时点MDA含量显著降低于C组和T0时(P<0.05);与T0相比,C组T1- T7时点MDA含量均增高(P<0.05);T6~T7时点B组MDA含量低于A组(P<0.05)。结论:疼痛应激可刺激家兔β-EP和MDA的释放,通过舒芬太尼静脉、硬膜外两种方法镇痛能有效控制β-EP释放,促进机体内环境稳定。镇痛更为显著的作用是抑制MDA释放,降低了疼痛对组织损伤的反应。硬膜外镇痛方法疗效优于静脉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