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肝癌(HCC)是目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研究表明HCC的发生受到多种高危因素的影响,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占到了肝癌发病原因的80%。HBV持续性感染诱导的肝细胞肝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肝癌亚型,并且HBV相关肝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且其发展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索。研究表明细胞内的micro RNAs可以通过促进细胞的恶性行为的方式参与HCC的发展。然而,HBV本身是否编码miRNA且其在肝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不清楚。为了解析HBV持续性感染诱导HCC发展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利用solexa深度测序对HBV阴性和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条与HBV基因组同源的约22nt的小片段miRNA分子,命名为HBV-miR-2。本研究拟验证HBV编码的HBV-miR-2的存在并探究其在肝癌细胞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为了确定HBV-miR-2的存在,通过RT-qPCR技术在HBV阳性的肝癌组织和血清样本中检测HBV-miR-2的表达;通过Northern blot技术在HBV阳性的Hep G2.2.15细胞中进一步确定HBV-miR-2的表达。然后,通过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HBV-miR-2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为了解析HBV-miR-2的具体作用机制,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结合相关的功能分析选定SMAD4作为HBV-miR-2的候选靶基因,并通过荧光报告载体实验、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HBV-miR-2对SMAD4的靶定和调控作用。随后,我们分析了靶基因SMAD4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挽救实验确定SMAD4是HBV-miR-2的功能性靶基因,从而阐明HBV-miR-2发挥作用的下游分子机制。结果:RT-qPCR检测结果表明HBV阳性的肝癌组织和血清样本中能够检测到HBV-miR-2,但是在HBV阴性肝癌组织和血清样本中没有检测到HBV-miR-2的存在。Northern blot实验在Hep G2.2.15细胞中能够检测到HBV-miR-2,但在Hep G2细胞中未检测到HBV-miR-2。功能性实验证实HBV-miR-2促进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荧光报告载体、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HBV-miR-2直接靶定并负向调控SMAD4的表达。功能学实验表明SMAD4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挽救实验进一步确定SMAD4是HBV-miR-2的功能性靶基因。结论:本研究发现并验证了HBV编码的miRNA——HBV-miR-2的存在。HBV-miR-2能够促进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转移恶性行为。SMAD4作为HBV-miR-2的直接的功能性靶基因,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