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可信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嵌入式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设备数量不断激增,万物互联的网络架构及计算网络边缘化的发展趋势为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发展动力。作为物联网的核心驱动力,物联网数据的安全高效流通是推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技术保证。为了解决物联网架构下单点故障、数据安全及信任等问题,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的数据共享架构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物联网设备受限的计算资源、存储能力及区块链自身较高的计算通信开销,使得在具有低时延及高可靠性等复杂需求的业务场景下的网络架构设计、区块链节点计算性能、系统可扩展性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由于物联网场景下数据业务及节点计算通信资源的随机动态特性,如何针对网络资源及复杂状态变化特性的业务需求进行建模,并部署优化算法联合动态地考虑系统性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针对面向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及协同计算(collaborative computing,CC)等为代表的由任务驱动的新型数据共享模式下的用户分组、任务调度、隐私保护、资源分配等问题未有深入的考虑。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重点关注基于区块链的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可信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物联网的分片区块链扩展性与负载均衡研究针对当前物联网节点规模大、业务动态随机性强、通信数据量小的特点,本文采用分片结构的区块链架构来解决传统中心化系统架构存在的单点故障、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的问题。该分片架构将区块链共识节点进行分化,使区块链网络内的大量交易得以快速在多个片内并行化地达成共识,从而实现对大规模系统的有效支撑。然而,提升系统吞吐量、降低共识时延、保证随机节点分配策略下的分片间计算负载均衡则成为这一架构下的重要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片区块链性能优化方法,在多分片节点网络的计算能力建模和分片共识过程对多个数据交易池的潜在计算负载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将分片节点网络与数据交易池之间的接入、区块链基础参数的动态调整建模为联合优化问题。即,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定义系统的状态空间与动作空间,并将分片区块链的吞吐、时延及计算负载等建模为奖励函数,从而在每一个决策周期内选择最优的分片节点网络与数据交易池之间的接入策略及区块链参数调整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通过训练智能体(Agent)最大化奖励函数以获得最优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性能优化方法相比于其他已有方法,能够使区块链分片系统的吞吐量得到显著提升,分片间计算负载均衡问题得到明显改善。(2)面向群智感知物联网的混合区块链架构设计及任务分配研究针对移动群智感知场景下数据安全及基于推理攻击的隐私泄露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区块链架构的群智感知平台,一方面,基于公有链的开放参与实现感知用户的招募,另一方面,采用联盟链对恶意用户实现云端数据聚合结果的访问控制,从而兼具两者的优势。同时,本文采用了基于差分隐私的噪声扰动方法,降低用户向平台共享感知数据的隐私暴露风险。此外,针对群智感知平台的大规模用户场景下的数据聚合计算能耗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与移动边缘计算相结合的计算任务卸载方案,使网络能够在低能耗负载下承载更多的计算任务。在此基础上,针对多个任务请求者在同一个平台中的数据资源竞争问题及数据聚合计算卸载策略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任务调度及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即,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定义状态空间与动作空间,根据任务的数据量、计算复杂度、隐私级别等特性,通过双深度Q学习优化方法,联合动态地考虑参与者的数量、参与者激励成本、计算成本和任务收益,优化任务调度流程,在最大化群智感知平台效益的同时最小化任务计算执行时延。(3)面向协同计算物联网的分片区块链的扩展性与计算性能研究针对由协同计算任务驱动的物联网场景下用户潜在社团结构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分组的区块链分片方法,通过将物联网用户由协作任务驱动形成的自组织特性作为区块链分片依据,采用基于K-means的用户分组方法,准确发掘潜在社团结构的同时降低跨分片交易的比例。考虑到现有同步跨分片共识机制的计算消耗大及通信时延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步跨分片共识机制,通过将跨片交易的原子操作拆分为两部分异步进行共识,能够有效地降低跨片共识过程的计算及通信开销。此外,本文在业内首次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与动态聚类结合的优化方法,采用深度强化学习动态选择最优的聚类初始化参数,以指导K-means训练最优用户分组结果。同时,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以分片内共识安全及共识时延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双深度Q学习的方法联合优化影响区块链可扩展性的主要参数,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在保证物联网用户分组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网络中跨片交易比例及跨片共识的计算开销,保证共识安全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其他文献
利用热轧型钢价格较低、抗疲劳性能更优的特点,将其与UHPC组合,构建了一种可宽幅整梁预制、轻量化吊装的型钢-UHPC组合梁。为进一步提高组合梁的刚度和行车舒适性、降低运维成本,研究了先简支后连续主梁墩顶负弯矩区现浇接缝的构造、抗裂及承载能力等问题。在研发了一种无需施工现场搭设模板的墩顶负弯矩区接缝构造的基础上,利用MIDAS/Civil软件对4×30 m型钢-UHPC组合连续梁桥进行整体计算。为探
期刊
在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企业财务管理逐渐从传统模式向业财一体化管理模式发展。业财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将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效融合,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必然带来新的风险,如标准化的流程在解决非标准化的业务时是否适用,再造业务流程时是否会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信息交流是否存在障碍、税务稽核是否存在不便和电子化
学位
新课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阶段不只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技能,更应该建立在知识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此,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出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发挥自身各项潜能,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目前高中教育阶段政治问题意识培养现状而言,还存在相应的问题,难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
会议
随着国家践行“双碳”战略和工业化建筑时代的到来,桥梁作为生命线节点工程正在向着装配化、工业化的方向大步迈进,而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作为一种高性能组合结构桥梁形式在承载性、承灾性及装配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融合“工业化建造”“绿色建材”理念是实现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绿色建造的有效手段。为此,从高传力体系、高承载力结构构造及高承载力节点构造等方面阐述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的构造优势,证明其是一种高承载
期刊
2021年媒体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呈现出地域广泛、年龄低幼、手段多样、诱因细微、伤害较重、处理封闭等特点。体罚禁而不止在法律上的原因有:立法赋予了教师“首次体罚免责权”和“体罚”权,司法实践中构成犯罪但未致死亡的案件的67%未判实刑。针对教师体罚学生,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现象。法院判决教师体罚学生不适用治安处罚侵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予以治安处罚是制度共识,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上的依据。韩
期刊
<正>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它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中的运用,使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数字媒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让互动变得更具有沉浸感,更具有多维度的互动,让用户的感知变得更准确。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新媒体交互方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拓展了虚拟现实技
期刊
工程材料的革新是推动土木工程结构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工程结构的发展又将促进工程材料不断突破。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具备超高强度、高韧、高耐久、高抗爆等优异性能的新型超级混凝土,能较好地适应下一代桥梁工程大跨化、轻型化、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为促进UHPC在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系统梳理了近年来UHPC桥梁学术研究现状、热点
期刊
报纸
<正>在5G数字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数字媒体设计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数字媒体艺术的两大特点是交互与整合,在同一时间内,既会改变艺术,也会影响设计。基于此,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与交互设计的概念出发,详细论述二者的关系和数字媒体艺术在交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一、数字媒体艺术与交互设计概述(一)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一个融合艺术
期刊
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梁在弯剪扭组合荷载作用(复合受扭)下的抗扭性能研究较为匮乏。为此,开展了8根配筋UHPC矩形梁的复合受扭试验,获得了各试件损伤破坏模式、扭矩-扭率曲线、扭矩-应变曲线及扭矩-裂缝宽度曲线,分析了配筋UHPC矩形梁复合受扭破坏机理,探讨了扭剪比、纵向配筋率对抗扭承载性能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