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正常兔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腹主动脉壁弹性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技术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及敏感性。 方法 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组)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OG组),其中CG组又分为CG1、CG2、CG3三组,OG组又分为OG1、OG2、OG3三组,每组8只。分别以普通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相应的模型。按照实验分组分别于基础点及模型建立的4W、8W、12W有创检测兔股动脉血压,并应用ProSound SS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超声图像,测量腹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ET技术检测压力一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速度(PWVβ)等动脉弹性指标。并同期进行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定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 ①血脂指标:第4周起,模型组较对照组各组的TC、TG、HDL及LDL均增高,差异显著(P<0.01);②超声指标: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OGl vs CG1的AC降低(P<0.05),第8周,OG2 vs CG2的β、Ep及PWVβ显著升高(P<0.01),AC降低(P<0.05),第12周,OG3 vs 033的β、Ep、AC、PWVβ及IMT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模型组间比较,AC于实验各阶段呈逐渐下降趋势,OG3 vs OG2、OG1的AC差异显著(P<0.01),β、Ep及PWVβ呈逐渐升高趋势,OG3、OG2 vs OG1的β、Ep、PWVβ差异显著(P<0.01)。 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弹性特征技术可行,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ET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易重复及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在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BALB/C小鼠脑D2活性及mRNA表达量,探讨碘对中枢神经系统D2的影响。方法动物模型的建立选用断乳1个月健康的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5组:LI(低碘)组、NI(正常碘)组、
目的 本实验将研究TGF-β1在胃癌细胞系、胃癌组织表达,TGF-β1与胃黏膜癌变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在胃癌细胞系TGF-β1与collagen基因家族成员、EGRl表达的关系,从而为肿瘤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损伤皮肤及汗腺的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于体外扩增、培养、
目的:构建Survivin反义RNA/HSP70双基因表达载体,为后期转染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激发机体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 方
目的:建立青少年骶椎腰化患者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骶椎腰化患者在模拟正常运动条件下腰椎力学特性,探索骶椎腰化青少年下腰椎峡部应力变化规律。  材料与方法:基于一例骶
目的 探讨抗癌活性肽(anti-GRncer bioactive peptide,ACBP)对人胃癌细胞BGC- 823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BGC-823细胞,将不同浓度的 ACBP作用于
目的:  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编码产物具有ADP核糖基转移酶作用,与细菌毒力关系密切,目前该基因的功能还有很多未知。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进行生物
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Haliday)是小菜蛾的重要幼虫内寄生蜂,该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浆膜产生畸形细胞,随蜂卵孵化,释放到寄主小菜蛾的血腔中。本文运用蛋白质双向电
目的: 研究p5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与cyclin D1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食管
一、研究背景rn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室内装修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各种新型材料不断被用于室内装修,由此引发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室内空气污染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