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仍未平息,国内外学者理论界为此展开热议,探寻根源、商议对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金融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早已得到了各国的经验验证,但同时金融自由化影响的双重性也值得大家提高警惕,为防止其成为危机的导火索,选择合理的金融自由化次序是避免其引发危机的关键。日本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金融自由化次序选择及其实施效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本文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日本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历程,全面分析了日本金融自由化次序选择的特点,并指出了其实施效果的双重性,最后以此为鉴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来看:1、日本金融自由化次序选择有两大特点:内容上协调了金融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形式上采取了由渐进式、被动爆炸式转向主动爆炸式的改革次序。2、日本金融自由化次序选择实施效果的双重性:积极方面——21世纪后协调了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了银行不良资产的清理;协调了金融自由化与法律监管的配套关系,增强了日本金融体系的综合竞争力,有效规避了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消极方面——20世纪90年代对日本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治理的失败导致了泡沫经济的破灭;滞后的监管制度产生了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加剧了日本金融体系脆弱性。3、吸取日本金融自由化次序选择的经验教训,我国金融自由化应该注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在进一步实施更大程度的自由化之前应该及时建立配套的监管协调机制,对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绝对不能姑息养奸,必要时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对关键问题进行积极而集中的“爆炸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