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大色艳,色彩繁多,开花在少花的夏季,是重要的观赏树种。目前有多种紫薇扦插繁育的研究,但有关紫薇扦插一次性成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组织培养方面,已经建立多种紫薇茎段快繁体系,但紫薇再生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从扦插、再生两方面入手,探究紫薇扦插生根、移栽成活成花、移栽苗质量评价和紫薇再生,旨在探索扦插一次性成花技术和建立紫薇再生体系,为紫薇的推广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持,为紫薇品种改良和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期扦插繁育的研究(1)矮紫薇、成都紫薇均属于皮部生根型。矮紫薇当年生穗条长度8 cm-10 cm+剪叶1/2+泥炭土1∶蛭石1组合的嫩枝扦插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11.3条成都紫薇当年生穗条长度13 cm-15 cm+剪叶1/2+泥炭土1∶蛭石1组合的生根率52.4%,平均根数4.5条。KIBA8∶NAA2处理的根数、根长极显著高于IBA的,且根长、根粗显著高于KIBA的;粗穗条(0.8 cm-1.0 cm)根数显著高于细穗条(0.5 cm-0.8cm);上部穗条生根率和生根数根数均显著高于下部穗条的;长枝(13 cm-15 cm)根数、根粗显著高于短枝(8 cm-10 cm)。(2)天鹅绒紫薇(Whit III)属于皮部生根型。带二年生枝条在泥炭土1∶蛭石1中,生根率达91.2%,平均根数14.0条;当年生枝条在泥炭土3∶珍珠岩1中,KIBA 1000 mg/L处理10s,生根率60.0%,平均根数11.0条。(3)扦插一次性成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矮紫薇穗条长度13 cm-15 cm+留2片叶+泥炭土3∶蛭石1组合的生根率达95%,扦插后17d带无纺布袋移栽,在二级枝萌发前(约移栽10 d)开始每7 d施0.1%花多多二号肥料一次,移栽22 d后初花,盛花期从9月25持续到10月17,开花率达72.5%。成都紫薇、天鹅绒紫薇9月10日移栽后当年未开花。(4)矮紫薇移栽70 d,平均苗高22.9 cm,平均冠幅25.4 cm。以苗高、冠幅主要指标,分枝数、开花率为参考指标,移栽苗质量评价结果为Ⅰ级苗:苗高≥25 cm,冠幅≥25 cm,分枝数≥3个;Ⅱ级苗:苗高≥20 cm,冠幅≥20 cm,分枝数≥3个;Ⅲ级苗:苗高≥15 cm,冠幅≥15 cm,分枝数≥2个。2.组织培养的优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1)当年生茎段用升汞0.1%消毒8 min,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继代4-5次获得大量无菌苗,多次继代生长不正常的组培苗,在1/2MS+6-BA1.0 mg/L+NAA0.1 mg/L优化培养基中培养后,获得的组培苗叶色绿,叶片舒展,生长健壮。NAA的生根处理效果优于IBA的,组培苗接种于1/2MS+NAA0.5 mg/L生根率达94.4%,平均根数6.3条。(2)组培苗叶片接种于MS+6-BA 1.0 mg/L+IBA 0.5 mg/L愈伤率83%,愈伤淡黄绿,颗粒状,质地水润。叶片以20 g/L蔗糖为碳源,愈伤率78%,愈伤淡黄绿,颗粒状,湿润,状态最佳。胚接种于MS+2,4-D 1.0 mg/L+6-BA 0.5 mg/L+NAA0.5 mg/L,愈伤率100%,愈伤淡黄绿色、颗粒状、湿润。子叶接种于MS+6-BA1.0mg/L+2,4-D 0.5 mg/L+NAA 0.5 mg/L,愈伤率100%,愈伤黄绿色、浅黄色,团状,湿润。叶片愈伤接种于1/2 MS+6-BA 1.0 mg/L+NAA 0.2 mg/L,分化率达75%,平均芽数1.8个。茎段基部绿色颗粒状愈伤接种于1/2MS+6-BA 1.5 mg/L+NAA0.75 mg/L,分化率达100%,平均芽数5.6个。
其他文献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双链DNA病毒,对家猪致死率近100%。1921年ASFV首发于肯尼亚,随后传播到非洲,欧洲,南美洲等多个地区,目前主要在欧洲与亚洲流行。2018年8月我国首次在东北地区发现非洲猪瘟(ASF),随后迅速传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给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但市场上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或药物来对其进行预防或
学位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原虫,感染宿主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动物食品生产。弓形虫中许多蛋白质需要经过翻译后修饰才能发挥相应功能,由糖基转移酶家族介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弓形虫的糖基化修饰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过去,关于弓形虫中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基转移酶类家族,却对糖基化修饰过程中糖基供体是如何产生的知之甚少。UDP-N-乙酰葡萄糖胺(UDP-Glc Nac)由UDP-N-乙酰葡
棉花是我国纺织品行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在实际生产中,棉花种植受到的最大威胁之一便是黄萎病。探究棉花抗病机制,寻找抗性基因,创新种质资源对棉花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ROP(Rho of plant)是植物特有的小G蛋白。已有研究表明ROPs基因在水稻、拟南芥、大麦等植物中参与抗病反应,但目前对棉花ROPs基因家族的鉴定报道很少。本研究鉴定了陆地棉ROPs家族,并探讨了GhROP6及其互作因子GhGDI1
对重新犯罪罪犯的深度心理中的创伤、希望、乐观三因素大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创伤、乐观、希望与犯罪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初犯与重新犯罪的心理创伤、希望、乐观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二次与三次及以上犯罪的罪犯在创伤、希望与乐观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矫治对策建议包括:注重心理创伤,实施精准"靶向"矫治;培育希望、乐观,增强抵御重犯的"免疫力";拓展与融合矫治面,发挥整合心理疗法的功效;打
学位
现如今,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作业量过多,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作业的价值无法发挥出来,语文教学效益也因此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提升语文作业设计质量进行论述。
纳米材料抗病毒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前期研究表明,一些硫化物如硫化银、硫化锌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然而,其他的硫化物及硫纳米材料是否具有抗病毒效果,目前尚不清楚。本论文在合成硫化亚铁纳米粒子(FeS NPs)及硫量子点(SQDs)的基础上,探究了SQDs的光稳定性,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模式病毒,探究了两种功能化纳米材料对PRRSV的抑制效果。1.以明胶、硫化亚铁和硫化钠为原料
基于铜离子的广谱抗菌特性,铜制剂农药已作为柑橘产区重要的采前抗菌药剂广泛使用,效果良好。本研究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处理柑橘指状青霉,进行离体、活体和产区贮藏实验,探索硫酸铜对指状青霉的作用机制,验证铜制剂作为柑橘采后贮藏保鲜抗菌制剂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离体条件下硫酸铜溶液抑制指状青霉的作用机制初探。硫酸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指状青霉的生理生长,最小抑菌浓度为0.55 g/L。当硫酸铜溶液
棉花纤维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且棉籽含油量高,在我国的经济作物中具有重要地位。棉花是夏季作物,在其生殖发育的关键阶段经常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这对于棉花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非常不利,严重时会导致雄性不育。植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逆境胁迫响应及生物发育的多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前期本实验室全面鉴定了棉花的lncRNAs,发现其中有4712个ln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