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要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对公立高等学校而言,这种评估的组织者具有“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评估的公正性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附设的中介评估机构的出现,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行为上亟待鼓励和规范,在模式上亟待创新。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内涵、基本原则、功能、特点及高校治理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必须坚持客观性、可行性、实效性的原则,具有评估鉴定、咨询服务、科学研究及监督导向等功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是高校治理在评估领域的具体运用,而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实施又促进了高校治理的推进。通过这些相关理论的探讨,为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和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存在主体性缺失、权威性不高、竞争性薄弱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成因,如政府介入角色的越位、高等教育评估管理体制的束缚、法律角色的缺位、传统文化的排斥及元评估机制的失位等,并以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和大学排名的评估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剖析了它们的基本情况、发展困境及原因。再次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几个颇具代表性国家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模式的构成、运行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评价。法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成员由总统任命,其工作直接对总统负责,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按独立的法规和程序行使评估职责。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实行准入制,中介机构的准入条件、责任和义务等以法律形式出现,凡符合准入条件的社会单位都可申请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介机构,并依法履行评估职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成员通过推荐任命,实行董事会管理,依法履行评估职责。通过对以上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有益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不能简单移植国外现成模式,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要体现对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引导功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生存基础是立法与公正,要重视高等教育的元评估,理顺评估中介机构与政府、高校之间的权责。最后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组织构成方式、权利形成方式、行为方式、监督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人员组成上应吸纳社会各界人员参与,设置滚动式的专家库和稳定式的管理人员,成立全国性、地区性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并积极发展各种民间评估中介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要与政府、社会、高佼发生关系,它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应该与所涉三方的权利与义务相协调,在依法行使评估职责的同时,也必须履行自身义务。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作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必然要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规律和现状,发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类引导功能,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估。论文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不同的特点与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出发,根据分类评估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大学相异的评估侧重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其中,以研究型大学为例建构了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模糊数学模型,及以武汉市W大学为例对该评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方评估的操作步骤总体包括两个阶段:评估中介机构认证阶段及对高校实施具体评估阶段。最后,论文对前面的章节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出台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准入、激励、元评估制度,三是大力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