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问题已经长时间受到全球所关注,尤其从20世纪末开始,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普遍面临这个问题。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很早就步入了老龄化阶段,并且老龄化程度高、发展快。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三点:一是2030年上海按照高中低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的分年龄结构人口预测,并与当前年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二是2050年参与养老保险的劳动力人口预测,并与当前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比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2050年养老保险缴费人口。三是对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增加的正负效应进行探讨,并针对负效应从生育政策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对未来人口的预测,本文采用队列要素法分年龄移算法。未来各个时期,各年龄性别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迁移人数等均是变化的,借助单因素法各个手段,合理地对各个参数值进行估计,可实现准确预测;并且用该方法建立起来的模型中基本都是四则算术运算,对于数学学科知识要求不高,而且所需变量都是人口变量,在计算和推广时相对较容易。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一是2030年上海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预测情况。按照三个方案,到2030年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14.86%,12.6%和8.28%。按照"单独二孩"方案,上海的老龄化程度严重,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95%,而按照中方案和高方案该数值分别为11.3%和7.74%。高方案中老龄化程度得到缓解;二是2050年上海实际参保人数预测情况。按照高中低方案2050年与2015年参保人数相比分别增长76.66%,50.32%和25.02%;三是2050年上海退休城镇职工领取养老金预测情况。得到2050个人领取养老金(已换算成当前水平)按三个方案进行计算分别为3721、3431、3140,与2015年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3315相比,高方案增长12.26%,中方案增长3.5%,"单独二孩"方案与之相比减少5.27%。在高方案下,缴费人数的增长幅度大于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长幅度,"全面二孩"实施14年后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增加带来了正效应;中方案下领取养老保险水平基本与现在持平,而"单独二孩"方案下领取养老保险水平降低,缴费人数增加幅度小于领取养老金人数增长幅度,有限程度上提高了总和生育率,但无法抵消老龄化带来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