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用学的蓬勃发展,话语标记语也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成为当今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话语标记语,因此,在话语标记语的术语、分类和作用等方面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认为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的作用是语用的、动态的,能够制约话语的构建和理解从而有利于帮助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基于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本研究阐述了话语标记语在写作中的语用制约作用,即作者如何在作文中通过使用话语标记语引导读者进入预知的语境假设,达到足够的语境效果,从而使读者获取最佳关联的信息,以减少读者在理解作者意图时所付出的过程努力。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借用陈新仁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意在了解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两组学生共70名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就给定的题目写一篇议论文。通过分析搜集的作文样本,笔者发现,两组学生都有意识地使用话语标记语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在使用不同种类的话语标记语时两组学生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最常用的话语标记语主要是and, so和but;同时,学生在使用话语标记语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误用、过度使用、缺用和机械使用。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地探讨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存在问题的原因。在研究话语标记语的基础上,笔者为学生和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老师和学生有一些帮助,能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话语标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