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TPA)是化纤工业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化学物之一,主要用于生产晶状合成树脂、薄膜和聚酯纤维等。我国使用历史不长,但发展极其迅速。国外早期曾对TPA做过系统研究,结果发现TPA危害主要集中在泌尿系统,包括尿液离子浓度变化、肾脏及膀胱结石、甚至膀胱肿瘤,并认为肿瘤可能因结石机械刺激所致。近年来,国内研究发现,TPA诱导的膀胱肿瘤与结石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膀胱结石成份中不含TPA原形,却出现亚硝基(NO2-)及对位取代苯环两个基团。目前,国内外对TPA体外试验研究仅局限在TPA是否具有遗传毒性,大多数学者倾向于TPA为非遗传毒性化合物。基于这些发现,本课题从TPA对NIH-3T3细胞的细胞毒性、转化能力、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及DNA损伤等方面加以探讨,旨在了解TPA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外的诱癌作用,为进一步探讨TPA诱导膀胱癌的可能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TPA卫生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 对苯二甲酸对NIH-3T3细胞毒性研究 本试验应用MTT比色法及电镜技术,以NIH-3T3细胞为靶细胞,探讨TPA的细胞毒性。以156.25、312.5、625、1250、2500ug/ml的TPA浓度分别染毒细胞,在24、48、72小时分别检测MTT的还原量。结果发现,TPA在156.25~625ug/ml范围内,短时间内对细胞生长有刺激作用;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及剂量加大,细胞生长出现抑制,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电镜检测显示,各染毒组细胞形态增大,胞内出现大量空泡、自噬体拄滑和洋变;在跟湖O625咧时,核分铣目明显增多。对仁甲酸具有一定的细舱队 驰17IW溅 赂的机牛OPI=nv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