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一直都把人视为“理性人”,也就是说人或企业所做出的所有决策都是基于对个人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经济学在解释一些现实问题时遇到了瓶颈,此时以RichardH.Thaler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并主张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纳入到经济研究中来。其中,Thaler提出的心理账户理论成为了行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经济学中,所有收入都是无差异、可替代的,然而心理账户理论却认为人们会将不同收入的来源或类型归类,形成专款专用的习惯。
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居民的心理账户存在情况,本文将根据家庭微观数据尝试探索以下问题:第一,居民是否对各类不同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设立了心理账户;第二,“意外之财”是否会极大的拉动消费;第三,居民是否会根据财富流动性的不同设立心理账户。
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所示:
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和框架以及文章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部分,包含心理账户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综述,不同收入类型对消费的影响综述,以及财富效应综述,第三章介绍了一些主要的消费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第四章基于宏微观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在2010-2016年间的收入与消费现状。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选用的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的微观家庭数据。这一章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乡居民的收入账户的验证,并研究了不同收入类型对各类消费的影响,以及居民对“意外之财”的处置——是适度节约消费还是大肆挥霍;第二部分研究了财富账户,包括验证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以及对住房资产和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比较,还分析对比了不同户主年龄的家庭在金融资产消费倾向的上的差异。
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实证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不同类型的收入对总消费及各类消费的影响不同,中国居民对收入可能设立了收入账户;二,对于“意外之财”,居民更加倾向于选择节制性消费而不是“挥霍性”消费;三,住房资产存在较小的财富效应,且远小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居民可能建立了财富账户;四,不同年龄的户主所在家庭的财富账户具有差异性,当户主年龄小于60岁时家庭消费需求更大。
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居民的心理账户存在情况,本文将根据家庭微观数据尝试探索以下问题:第一,居民是否对各类不同收入,即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设立了心理账户;第二,“意外之财”是否会极大的拉动消费;第三,居民是否会根据财富流动性的不同设立心理账户。
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所示:
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和框架以及文章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部分,包含心理账户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综述,不同收入类型对消费的影响综述,以及财富效应综述,第三章介绍了一些主要的消费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第四章基于宏微观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在2010-2016年间的收入与消费现状。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选用的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的微观家庭数据。这一章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乡居民的收入账户的验证,并研究了不同收入类型对各类消费的影响,以及居民对“意外之财”的处置——是适度节约消费还是大肆挥霍;第二部分研究了财富账户,包括验证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以及对住房资产和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比较,还分析对比了不同户主年龄的家庭在金融资产消费倾向的上的差异。
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实证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不同类型的收入对总消费及各类消费的影响不同,中国居民对收入可能设立了收入账户;二,对于“意外之财”,居民更加倾向于选择节制性消费而不是“挥霍性”消费;三,住房资产存在较小的财富效应,且远小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居民可能建立了财富账户;四,不同年龄的户主所在家庭的财富账户具有差异性,当户主年龄小于60岁时家庭消费需求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