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小说中含有丰富的典故,这些典故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军事、文学、神话传说等知识,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但典故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却成了典故翻译中的一大障碍,这是因为原文作者与目的语读者分别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两者很难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有效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源语典故中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是典故英译的主要功能和任务。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在跨文化背景下研究翻译的新视角。该理论的核心即目的论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跨文化的交际行动,翻译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译文的预期目的是译者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标准,不同的目的会导致同一源文不同的译文和不同类型的翻译。同时,翻译目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翻译要求、翻译的交际环境、译者、翻译策动者以及目的语读者等。本文作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目的论指导下对《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作者通过建立《三国演义》汉语原文与两部英文全译本——罗慕士与泰勒的全译本的平行语料库,从《三国演义》及其两英译本中抽取了97个典故进行比较分析。该研究表明:典故英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在目的论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再创造。典故翻译时,罗慕士主要采取了异化策略,旨在向目的语读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读者对象是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并且想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现代西方读者,罗慕士多采用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其翻译方法符合目的论的忠实原则。泰勒主要采取了归化策略,其目的是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读者对象是20世纪初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的西方读者,泰勒多采用意译、增译及省译等翻译方法,其翻译方法符合目的论的连贯原则。两译者均达到了译文读者的预期目的,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