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在实现农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改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让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2009年,山东省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并要求“以中心村为核心,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如今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而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社区居民的身份仍然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关于市民化问题研究自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以来方兴未艾,但是目前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体制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给居民最大的变化是居住空间的变化,即“上楼”。然而在物理空间变化的背后,是一系列空间重塑的实践活动和新的空间表征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居民对自身身份的感知与认同,不断建构着他们新的身份。本文尝试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以山东省济南市Z社区为例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社会空间变化对社区居民身份的转变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建立和作用的。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新型农村社区中的失地农民的身份仍然处在“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过渡的阶段,因此将这部分群体称为“社区居民”更为合适。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导论,理论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身体、身份与空间,社会空间与身份变化,社会空间对身份认同的促进与阻碍以及结论与展望。本文认为社会空间变化对社区居民的身份转变存在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很多变化,并对他们的身份认同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影响既有利于他们对于农村居民身份的脱离,亦阻碍着他们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一方面,土地作为生产空间的失去使得农民职业身份自然脱离;多元化的二次择业和由于业缘关系而展开的社会交往促使社区居民逐渐脱离农民身份认同;居民为适应社区生活而进行的空间实践建立了社区空间意象和表征。另一方面,社区居民邻里联系弱化,部分居民社交网络成员异质性并未提升,与外来居民空间表征界限仍旧分明;新型社区位置偏僻,城郊区位劣势明显,城乡空间分隔仍然存在;原行政村村委会与社区所代表的两种空间集合交错的管理模式阻碍了社区居民市民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