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明显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医疗卫生问题,已经引起医疗界和全社会的重视。大量证据表明脑老化和老年性痴呆之间具有相互重叠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似的生化改变,如AD样病理改变也可见于正常老年脑,提示二者有可能存在类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脑老化的研究是痴呆研究的基础,不断为痴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其中组织形态学改变始终是脑老化研究的重点。对于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 NET)等脑老化中一些经典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国内外研究均较充分,已有定论。而对于某些改变如神经元数目、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等,或始终存在争议,或随着组织学技术的进步而出现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特别是随着血管因素在脑老化及痴呆发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对微血管形态结构改变的研究值得深入开展。 研究内容:本研究围绕血管因素在脑老化中的作用,对脑老化中相关组织形态学变化做出现察。 1、通过观察神经无数目及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分析脑老化中脑血流量的下降与脑组织代谢下降、功能减退的因果关系。 2、通过观察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在脑中沉积情况,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不同类型,以及脑实质中Aβ沉积的特点。 3、星型胶质细胞对维持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ttier,BBB)完整性至关重要,且对突触传递、神经元新生均有影响,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痴呆患者脑中增多,其来源有可能是穿过血脑屏障的外周血单核吞噬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cs, MPs),因此本研究对脑老化中星型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改变也详加讨论。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4、由于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导的部位,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必定伴随突触的改变,故本研究借助突破十Oynaptophysin,SYNP)免疫组化方法,对脑老化中突以密度的变化做出观察. 研究方法:kX 28例正常增龄病例及 6例 AD(Alzheimer’ disease,AD)病例尸检脑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及神经组织特染方法现察正常增龄病例额叶、枕叶、壳核、海马及AD患者海马的神经元、毛细血管形态改变、Ap沉积、及星型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形态改变,并分析各部位神经元与毛细血管密度比值及突触素光密度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所获结果: 1、老年病例及AD患者脑内毛细血管可见诸多形态改变,如扭曲、球型改变、线样改变及毛细血管内皮消失,并有毛细血管成簇出现.正常增龄病例额叶、枕叶、壳核神经元与毛细血管数目及面积之比与年龄呈正相关. 二、正常增龄病例中,部分70岁以上病例脑中出现A 0沉积,未出现A p沉积者年龄最高为90岁。7例老年患者出现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an廖oPath弘 CAACAA,分别表现为嗜刚果红血管病(con即Philic an吵Pathv,cA、斑样血管病(plfqflik f…pathyf PA及混合型。8例老年患者脑中可见老年斑,额叶最常受系,海马大少受累及,其中二例白质中也出现类似于终末斑的Ap沉积.AD患者在海马及海马旁回出现大量Ap沉积,表现为邻、CA及PA,其数量及严重程度均远远超过正常老年人. 3、成人胸纤维酸性蛋白(吵al ibrill叼 addle protein,OFAP)阳性的星型细胞主要分布于白质,胜一仰ritn加性的小肠细胞主要分布于用.正常病例随增龄星型细胞呈不同程度增生、肥大,小胶质细胞出现增生、活化,部分出现老年斑的正常老龄脑皮层中可见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聚集成团.AD患者海马星型细胞增生、肥大明显,活化的小龈细胞明显增多,海马本部也可见到聚集成团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 6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4、正常老龄脑额叶、枕叶、壳校及海马CA3区突触密度与年龄是负相关,且具统计学意义.AD患者海马CA3区突林密度低于正常高龄病例. 结论: 1、脑老化中毛细血管的形态发生改变、数目相对减少;脑老化中脑血流量的下降有可能用组织代谢下降、功能减退的原因;血管因素可能蛐老化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2、Ap沉积是脑老化的重要组织形态改变之一,但并非其必然结果.脑老化中斑块样Ap沉积并不局限于用,白质内也可出现,并可能来源于血管.不同类型的CAA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3、星型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增生、活化是脑老化的重要形态学改变,后者可能与微血管结构改变有关;活化的小机细胞有可能参与了老年斑的形成. 4、Ferritin免疫组化方法适用于较陈旧的石蜡包埋组织的小胶质细胞研究. 5、脑老化中多个部位突触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