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可以产出粮食,是人类第一线的食物来源,其除了具有提供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外,还具有很多生态服务功能,比如净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大多在意的是耕地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生态和社会价值。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的数量越来越多,使耕地失去原有用途,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生产者为追求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耕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当前耕地数量总体是平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耕地质量是否良好,耕地资源能否被有效利用,也就成了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一方面以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为依据,界定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强调了耕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丰富了耕地资源领域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在分析国内外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生态补偿成功经验,从经济、法律、制度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对耕地保护有实际意义的建议,试图使耕地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价值的有机结合。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耕地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概述,主要叙述了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界定和生态补偿法律关系诸要素以及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界定、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主要是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系统的平衡理论、稀缺性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生态环境价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权利义务一致理论;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讲述国外耕地生态补偿研究现状,找出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是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研究现状及不足,包括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问题、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实践及现状、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通过对国内外耕地生态补偿现状的分析,全方位的考虑提出适合我国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