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烫漂灭酶对莴笋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细胞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are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莴笋水分含量高且含有多种氧化酶,易发生腐烂、褐变,严重阻碍了莴笋深加工产品的生产。烫漂是果蔬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有效钝化果蔬中过氧化物酶(POD)等氧化酶,延长产品货架期。传统热水和蒸汽烫漂存在加热均匀性差、产品品质低、营养物质损失严重、水资源浪费等缺陷。射频干式烫漂可避免物料和高温热水/蒸汽的接触,在果蔬烫漂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加热均匀性、灭酶效率、品质特性是果蔬射频烫漂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相关规律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莴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样品高度和极板间距对莴笋块升温速率和加热均匀性的影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目标酶,探究射频加热对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以及射频加热温度对莴笋POD酶活性、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评价了射频加热速率对莴笋理化特性和细胞形态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蒸汽辅助射频加热装置,研究射频预加热温度和蒸汽烫漂时间对莴笋块加热均匀性、POD酶失活效率以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极板间距和样品高度对莴笋块升温速率和加热均匀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极板间距为100 mm、样品高度为55 mm时,莴笋块升温速率最快,加热均匀性最好。射频加热莴笋块呈中心加热模式,样品边缘温度低。(2)射频升温过程中,HRP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导致HRP活性随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射频加热温度对POD活性、重量损失、质构、颜色和维生素C保留率和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有显著影响(P<0.05);相同POD活性水平下,相对于传统热水烫漂,射频加热后样品的质构软化、色差、营养损失率和微观结构破坏程度更小;射频加热破坏了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膨压降低,细胞壁中的果胶成分受热降解、纤维素网络变疏松导致细胞壁结构被破坏以及相邻细胞分离,导致样品理化性质劣变。(3)随着极板间距减小,射频加热速率和POD失活速率增大;射频加热速率对莴笋质构、颜色和相对电解质渗漏率有显著影响(P<0.05);相同酶活性水平下,快速-短时间(极板间距100 mm下射频加热5 min)的射频加热对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更小,维持了更佳的质构和颜色,减少了营养成分损失,适合速冻和脱水产品的生产;而慢速-长时间(极板间距120 mm下处理11 min)的射频加热对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大,细胞内营养成分在后续加工中更容易溶出和释放,适合果蔬汁和果蔬酱的生产。(4)相对于射频单独烫漂,蒸汽辅助射频烫漂显著提高了莴笋POD的失活效率和加热均匀性(P<0.05);射频加热至80℃联合蒸汽烫漂1 min对莴笋细胞膜的破坏程度最小,维持了最佳的质构、颜色、维生素C保留率等品质特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仍面临着一系列安全挑战,如数据的重放、伪造和篡改等攻击。无证书密码体制和数字签名作为密码学的核心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中证书管理问题和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中密钥托管的难题,而且确保了数字消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然而,随着大数据和车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无证书密码方案无法满足新型环境的安全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无证书聚合
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她在很多小说中流露出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倾城之恋》这篇小说深入表现了女性冲破封建旧秩序的艰难和无奈。本文就该小说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其中所表达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为: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对男性的双重依附;对旧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加以积极的肯定;反映男权社会中女性走向悲剧宿命的无奈。张爱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旧时代女性的同情和悲悯。
随着全世界肥胖育龄女性人数的增加,母代肥胖诱导子代一系列发育相关功能障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流行病学和遗传学证据表明,母代肥胖可能会导致自身肠道菌群紊乱,进而肠道菌群在母子代纵向传递过程中诱导子代肠道菌群同步失衡。在子代生命早期“1000天”这个关键时期,肠道菌群的失衡通过其代谢产物的改变直接影响子代认知和社交功能正常。因此发掘营养因子和利用膳食模式干预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神经发育障碍的营养学研
作为极为有效的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和多粘菌素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疾病的治疗之中,而耐药微生物的出现给这两类药物的使用效果造成了很大影响。微生物耐药性的检测与控制已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随着微生物耐药机制在基因层面的不断突破,针对耐药基因的检测成为筛查耐药菌株及相应耐药机制的必要手段。在检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公正,具有可比较性,标准物质作为质控使用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针对核酸标准
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氮沉降区之一,持续的氮沉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预测和揭示氮沉降下秦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秦岭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分解袋法,从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在陕西观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设置3块样地,每个样地设置16个小样方。添加三种不同形态的氮素,分别为铵态氮(NH4Cl)、混合态氮
我国生态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空间被挤占、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等。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关于管控国土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规范文件,强调了构建自然生态空间格局的紧迫性,生态红线的划定是保证其实现的重要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期而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为例,对研究区内森林生态敏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和生产国,陕西省环秦岭地区又是我国烟草的重要种植区,但陕西烟叶与云南、贵州等地区烟叶相比工业适配性不高,特别是存在香气质不足、青杂气和土杂气重的问题,烟叶库存量大,严重制约烟叶的经济效益发挥。本文以2018年、2019年陕西省主栽品种烟叶为试验材料,以陕中烟技术中心标准模块烟丝作为对照,在对其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烟叶喷洒复合酶制剂(即α-淀粉酶、糖
鸡肉质地细嫩、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备受人们青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健康食品观念的普及,人们对鸡肉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但目前,有关冷鲜鸡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嫩度和延长产品货架期,尚不清楚在宰后成熟及贮藏过程中的肽类变化情况。利用三氯乙酸(TCA)使鸡肉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得到沉淀,小分子的肽片段则被留在上清液中,从而对浸提液中的肽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本试验从鸡肉宰后冷藏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辣椒红素和叶黄素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颜色鲜艳、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生物学功能优势。辣椒红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叶黄素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但由于结构中的多个共轭双键,导致水溶性和稳定性差,限制在工业上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材料(壁材)把气、液或固体材料(芯材)包覆成微小颗粒,可减少环境的干扰、减弱对机体的直接刺激、掩盖或延缓
文本相似度通过一定策略对比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词语、句子、文档)的相似性,以量化的形式表示出来,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中文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多为英文体系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直接移植,此类方法通常只考虑到词语特征,在中文文本表意复杂形式多变的语言环境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仅依据词语特征计算文本相似度容易丢失中文文本大部分语义与情感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语义与情感特征的文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