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择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六十年代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高潮出现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从数量上看,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大大超过了其他两种类型(北北型和南北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是,大多数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效并不显著。从九十年代起,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出现,并迅速地在地理范围、整体实力以及经济效应上显示出优越之处。在其带动下,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支持。论文主要根据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南南型向南北型发展的过程,描述并分析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难及原因,阐述并验证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及成效。最后对我国在亚太南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应持的立场和应对策略提出若干建议。整篇论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进行简要回顾,并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对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类。其中根据一体化组织内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南南型”、“北北型”以及“南北合作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三种形式。论文主要按照“南南型”和“南北合作型”两种一体化形式展开论述。 第二章主要讨论“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首先对“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预期经济效应进行回顾。接着将其发展现状与预期目标加以比较,发现“南南型”一体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从区内主观政策与客观条件以及区外环境等角度对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三章对“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分析。该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南北经济关系理论的演进,即“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国际分工、要素及商品流动的地区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际市场上的保护主义四个方面讨论“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第三部分结合现有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据资料对“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效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负面效应、采取的形式以及“南南型”与“南北型”区域合作的关系进行论述。 第四章在上述几章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南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我国对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持的立场和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大(中)城市存在着农业用地减少、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新型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农
本文采用多时相的TM卫星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辅助下,利用遥感动态变化检测技术对厦门市1989年、1995年和2000年三个时相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扩
会计信息尤其是会计盈余的决策有用性是财务会计的立身之本。如果会计盈余不具有投资决策有用性,我们甚至可以否定财务会计继续存在的价值。奉行“现金是王”(Cash is King)和
住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住宅产业不仅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发挥过积极作用,对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更具有特
基于信号方法,通过选取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的月度和季度预警指标,逐一分析了中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绩效,并且确定了预警指标的阈值,构建了兼具覆盖性、可获得性和可操
水是生物圈内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组成要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人类文明与水息息相关,最早的文明就是流域文明。水资源不仅是生产的主体,还是生产的载体,又是人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数字视听新兴媒体发展迅速。由于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独特功能,它收视更方
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要求。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工
文章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及冲突表现,并分析了其成因,以期为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以个体选择机制为前提,以个体自我意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