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史上多元异质的文化景观,既是展现国家内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纽带,又是构建民族想象的关键载体。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面对着全球化浪潮的追赶和消费主义文化侵蚀的双重裹挟,基于西方霸权文化的反复植入与入侵,呈现出一种被动融合、被挤压的弱势状态。在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势渗透和重构下,政治身份如何追随,性别身份如何凸显、种族身份如何回归,以及如何应对民族化诉求与文化全球化之间的冲突等等议题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者们亟需反思、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论题选取新世纪后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研究蓝本,结合社会学、符号学等理论,采取文献研究、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以期还原、再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论文的第一部分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出发,以十年为一维(1979-1989、1990-1999、2000至今),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沐浴改革的春风,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八十年代有意回避了对文革“伤痕”的政治反思,转而追求娱乐化的倾销,“百花齐放”的虚假繁荣无法填充内涵的缺失,继而进入了九十年代的低谷。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历经多种语境与思潮的洗礼,文化表述更具多元,同时文化焦虑与文化冲突也相伴而生。论文的第二部分从多元碰撞的文化身份(族群身份、政治身份、女性身份)入手分析发现,新世纪“鼎盛昌荣”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表现族群身份时征用、招募了英雄符号借以实现少数民族群体身份的自我构建;同时基于共享的历史记忆与民族体验追随了政治流变;女性意识也在发展、改革的社会语境中崛起、觉醒替代了刻板的女性印象。论文的第三部分以及最后一部分从二元对立的文化冲突中,反思消费主义下的文化守望与融合。以经济与技术为主导的霸权文化威胁、侵蚀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如何抵制?如何言说?这需仰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者在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诉求的取舍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