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Z市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举国上下非常关注的问题,这其中制度的创新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较大成绩,但影响科技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仍然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方面还存在着“重‘表’不重‘里’”、“重‘量’不重‘质’”等功能性缺陷,其宏观管理基本上沿袭着计划经济模式,在职称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体现为行政行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限制。为此,本研究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归因激励理论,在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述评、界定相关概念和建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Z市初步社会化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重点就Z市职称评价改革的进一步社会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的全方位社会化评价作了设想和展望,尤其是对新型评价组织的产生及自身生存问题进行了重点的思考。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价的改革路径上,宜实行“个人自主申报、社会公正评价、单位自主聘任、政府宏观管理”的方式;二是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价的制度设计上,宜从法律政策、机制组织和操作细化三大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三是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价的组织建构上,宜由完全独立化、去行政化的行业协会来接管具有官方背景、行政化色彩较重的评价机构。 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领域上的创新。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看,关于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价的专题研究相对滞后,数量较少,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弥补该方面的不足。二是研究框架上的创新。本文在研究框架上采取了创新的范式,尝试将激励理论运用到职称评价中来,有利于深入阐述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价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其他文献
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初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保证初中物理教
随着乡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内容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乡村的学生而言,将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是教师对乡村初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问题层出不穷。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的生活聚居地,社区治理问题受到国家和学者的关注。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在理论上丰富并完善
自2000年我国启动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以来,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土地整理实践,在保证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的
根据长沙市信息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长沙市已于1992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长沙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31万人次,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2%,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5个百
新《生物课程标准》更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应用思维
摘 要: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数与代数”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几何直观的运用,通过全面的教学指导培养小学生“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能力,借助几何直观的运用提升学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维等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增强学生的“数与代数”知识学习水平,充分发挥几何直观运用的作用,弥补“数与代数”教学不足,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養视角;小学“数与代数”教学;几何直观运用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