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膜性肾病是成人原发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本质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发病机制方面的了解并不完全。关于IMN的治疗目前已有数种治疗策略可供选择,50%以上的患者可以获得自发缓解,然而仍有较多病人对治疗效果不明显,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风险高达20-30%。随着肾穿刺活检技术及病理检查手段的提高,我国膜性肾病的检出率日益增多,但目前我国对于IMN患者整体检出率、发病年龄分布等方面的临床数据尚缺乏大规模研究;在临床及病理诊断指标、预后指标方面的大型研究亦不多见。而对于IMN发病情况、诊断指标及预后因素方面的研究对于高危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筛选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从三方面入手,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情况、相关诊断指标及预后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的1.研究历年我院肾活检患者中特发性及继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情况的变化;2.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与继发性膜性肾病在肾小球及血清IgG亚型分布方面的差异;3.寻找对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情况有指导意义的临床及病理指标。方法第一部分2011年至2011年我愿肾活检患者中特发性及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情况的研究入选标准:2001年至2011年于我院接受肾组织病理检查,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1)统计历年我院总肾穿例数及男女比例,历年接受肾活检的患者的中位年龄;2)统计历年肾穿患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所占比例、特发/继发膜性肾病患者比例,及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分期的情况;3)根据肾活检时间分组:2005年以前组,2006-2007年组,2008-2009年组、2010-2011年组。根据肾穿刺年龄分层:<30岁、30-60岁、>60岁,分层分析各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发病年龄构成比的改变。第二部分IgG亚型在不同膜性肾病患者小球机底膜沉积水平及血清浓度的研究方法入选标准:2011年10月—2012年5月于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肾活检检查,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分组:特发性膜性肾病组,狼疮肾炎v型组。1)收集各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及临床资料;2)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各组病例进行肾小球IgG亚型荧光染色,半定量分析染色强度;3)对各组部分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IgG亚型浓度检测,定量分析各亚型血清浓度。第三部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入选标准:我院2004-2007年间住院接受肾活检,随诊大于3年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2)回顾所有病例肾组织切片内肾皮质面积及相应面积内的肾小球数,计算各病例肾小球密度值;3)根据肾小球密度值将所有病例分为低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对两组病例进行预后分析;4)根据预后分组,对各组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特发性膜性肾病在总肾穿刺病例中的的出现频率逐年增高,2011年甚至高达20%左右。特发/继发膜性肾病比例逐年增高;病理分期为I-II期的特发性膜性患者显著增加;2001-2011年之间历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年龄构成无明显差异。(2)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女/男比为0.53:1,平均肾活检年龄49±14岁。狼疮肾炎V型组女/男比为2.8:1,平均肾活检年龄33±16岁。两组在女男比和平均肾活检年龄上均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IMN组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LMN组(71.99±26.01vs84.37±38.02ml/min/1.73m2, P=0.006);(3)IMN组在肾小球IgG4亚型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及阳性率上均显著高于LMN组(分别为1.84±0.72vs0.82±0.87;82.2%vs31.6%,P<0.001)。血清IgG亚型浓度方面,IMN组血清IgG4浓度及IgG4/IgG比例均显著高于LN患者(0.36±0.30vs0.19±0.24;5.8±3.9vs1.8±1.8,P<0.05)。(4)对随诊大于3年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照预后分组,疾病未缓解组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疾病缓解组(85.7%vs36%, P=0.03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是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P=0.020);疾病未缓解组患者平均肾小球密度低于疾病缓解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503±1.160/mm2vs3.440±1.118/mm2, P=0.058)。结论(1)我院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2)肾小球IgG4沉积和血清IgG4/IgG水平升高有助于鉴别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狼疮肾炎V型患者。(3)高血压是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不良的临床危险因素;(4)病理分期是影响MN患者预后的病理因素(5)低肾小球密度可能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