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对外传播体系中,英文报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办报方针、报道内容与受众对象等与国内媒体不同,英文报采取了与中文报不同的操作方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报道风格,对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西方主流英文媒体相比,中国英文报在表述力、亲和力与公信力方面的劣势也显而易见。因此,中国的英文报纸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尖锐的批评。就目前学界对中国对外传播媒体提出批评较多的领域,本文综合考察英文报的话语样态,探讨既符合我国对外传播政策,又符合国际新闻惯例的英文报对外传播策略。为建立一种完整的研究机制以及基于定性研究的研究模式,本文将研究方法确定为话语分析。从形式上看,“话语”表现为使用中的语言,是话语主体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用的言语手段。从本质上看,“话语”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是话语主体在一定的语境场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思想情感和实现意图的社会实践。本文参照以梵·迪克为代表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以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为基本方法对中国英文报的代表《中国日报》展开研究。政治、文化与语言因素是中国英文报话语构建的宏观语境。对外传播的话语特点首先表现为鲜明的政治性,冲破意识形态差异,维护国家利益构成了对外传播的大语境。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从本质上看,国际传媒之间的竞争是以更生动地展示本民族的文化为手段,以更广泛的文化传播为目的的竞争。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在社会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具有成熟新闻写作经验的西方英语主流媒体,中国英文报的语言能力决定了其传播效果,成为其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本文第一章在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构说英文报话语框架。第二章考察我国英文报刊的历史沿革。第三章考察在对外传播语境下,《中国日报》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话语表现。第四章考察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日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跨越了文化障碍,是否能使中国文化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认同。第五章分析在一定的社会语言因素限定下,《中国日报》的英语新闻写作与语言特征。本文对《中国日报》进行了“建构周”抽样调查,时间跨度为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共14个月,涉及2124篇文本,包括消息、特写、评论等多种新闻体裁。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抽样对象进行了编码与分析,这些原始数据是本文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形态,以及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日报》的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中国对外传播的大语境,其社会报道的多样性及其话题的开放性体现了报纸对可读性与客观性的积极诉求。同时,《中国日报》在表述中国文化生态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方面来看,“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成为其主要语言特色。总的来说,《中国日报》所表现出的开放性和人文性,表明其正在经历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机制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在国际舆论界,中国的英文报影响力依然有限。《中国日报》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国际语境关注不够,过于看重新闻的宣传职能而对其它职能关注不够的情况,其代表性的表现为题材选择中庸、报道模式化等。另外,文化内容仍然处于较边缘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被简化与弱化,这种话语状态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强烈的文化传播诉求不相符合。在语言方面,语言表述不当和不规范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词汇、句子层面,在语篇层面由于行文过于强调规范而缺乏活力。研究指出,针对影响力有限这一现状,英文报尚需进一步改进传播理念,增强报纸的批评性与在重大问题上的权威性。要冷静对待外界批评,同时要处理好经济报道与政治话语的关系,问题报道与客观报道的关系,一线城市报道与其它地域报道的关系。要树立文化比较视野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并加强文化传播的系统性与战略性。作者认为,英语报规范而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特征既是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在英语使用中的客观反映,也是中国传媒在其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之下的主动话语选择。但是,英文报还需改变相对单一的传播技巧,掌握新闻事件的多元表现方法,并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传播模式的最高境界是扩大传者与受众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就中国当代的英文报而言,其目的就是在对西方受众透彻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良好的话语空间,从而最终实现对外传播的终极目标,即促进中国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共创和谐、平等的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