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对贫困的感知、归因及其与未来规划的关系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扶贫时代”,国家大力倡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农村青少年作为返贫易贫的终端群体,是影响这一战略衔接的关键一环。然而,农村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早期的探索阶段,对以往经历的贫困的解构将会影响他们看待未来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继而影响个体的未来规划。因此,本研究聚焦农村青少年对相对贫困的感知和归因信念,考察这两者与个体制定未来规划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1位受访者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对象均来自甘肃会宁县某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户,其中10名男生、11名女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年级分布于初一、初二、初三。访谈内容围绕农村初中生的贫困观及其与未来规划的关系展开,采用基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迭代式分析,通过进行一级和二级编码,最终提取主题,并得出以下结果:(1)农村初中生感知到的贫困是一种相对现象,即基本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保障,欠缺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发展方面的资金与机会,但他们坚信这些是要通过个人奋斗获得的,因此他们倾向于认为相对贫困现象是公平合理的,同时对不同阶层群体的补偿性刻板印象也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公平感知。(2)总体上,农村初中生更倾向于将贫困归因于家庭成员的个人问题,较少强调不可控的因素,仅对于个别家庭而言,重大疾病、婚姻变故等是致贫因素;他们也意识到了社会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外部因素,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职业性质与内容。(3)农村初中生对未来教育规划思考较多,对于考高中和大学有清晰的认识,并能付诸学业投入;在未来职业方面也有初步的探索和投入,他们能够基于当前的学业成绩和兴趣、动机对未来就业机会进行比较理性的判断;然而,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探索较少,这可能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早期、中期所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有关。同时也体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亲密关系和抚育子代方面,女孩子对保持经济和人格独立、教养孩子有更成熟的看法。(4)高贫困感知、外归因的学生成就动机低,内生动力不足,对社会结构因素的恐惧心理较强,导致未来期望感低,因此他们对未来的探索和规划趋于被动和消极。因此,对于高主观感知贫困的个体而言,纯粹的外归因不利于激发个体的内生动力,不利于个体构建积极的未来行动计划。(5)高贫困感知、内归因的学生的未来规划具有复杂性,一般而言基于个人主义的内归因能够增加个人意愿和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当下和未来生活计划产生积极影响。但家庭、学校作为一个的中间生态系统,父母教育、同伴比较、教师引导等会与归因信念交互作用,影响个体对未来的态度和行为。另外,儿童和青少年对贫困的态度、观点会通过影响早期图式、自我效能感、群体身份认同及其他方面的身份认同来影响个体的未来规划。因此,贫困信念与未来规划的关系是复杂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可能存在的隐含机制。(6)低贫困感知、内归因的学生相信自己对事件的成功与否有充分把握,自信心和控制感较强,个体能够将内在成就动机转化为积极的未来规划;同时,少数初中生意识到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贫富差距存在,这种视角和信念促使个体既能够正视客观事实,又能肯定投资学习的价值和回报,对未来规划产生正向作用。本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不可控的悲观论调。2名家庭遭遇极端不幸经历的初中生认为出身背景决定了命运,导致他们学习意志不坚定,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想法。虽然持有不可控论调的是少数,但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应该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不抛弃、不放弃”。因此,本研究建议从教育扶贫、心理扶贫及家庭内部建设三个方面对农村青少年给予支持,指引他们为创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其他文献
糜子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是自然灾害频发区的主要救灾作物,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糜子籽粒种皮中含有的大量天然色素,可用作着色剂,籽粒颜色还与作物品质高度关联,但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课题组引进的综合性状优良黄籽材料‘黄粒糜I’和黑籽材料‘2016106I’作为杂交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分析粒色的遗传规律,挖掘影响糜子粒色的关键基因
学位
学位
玉米和豆类间作对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间作配置直接影响间作作物的环境条件及其光合特性,进而影响其产量。作物不同品种的间作适应性不同,光合表现、产量性能均有差异。本试验采用玉米品种峰单189和大豆品种长农30以2:3、3:3、4:3三种模式间作,玉米品种登海618和大豆品种长农30以4:3、4:6两种模式间作,玉米品种富民228和大豆品种长农30以2:3、4:3两种模式间作,研究了不
学位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8作为已知的组蛋白H4K20me1表观修饰唯一工具酶,已被证实在细胞转录调控及多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其在GBM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尚未清晰阐明。在本项目中,我们利用原代GBM细胞株、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联合ChIP测序等方法,阐明SETD8催化H4K20me1表观修饰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
会议
针对阴山南麓地区燕麦生产中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和氮肥利用不合理现状,在土默川平原收获燕麦一茬青干草和刈割后再生燕麦籽粒产量的种植模式下(简称草-粮种植模式),进行氮肥运筹和播种量对燕麦青干草和刈割后再生燕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研究。试验选择燕麦品种甜燕2号(V1)和白燕7号(V2);氮肥运筹模式以纯氮量135 kg·hm-2设置施肥时间和施肥量3个:抽穗期1/2+再生燕麦孕穗期1/2(N1)、
学位
本试验选用膨润土作为土壤改良剂,一次性施入盐碱地,采集蒙古黄芪和盐碱土样品,测定蒙古黄芪形态指标、光合指标、生理指标、产量、药效成分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探究膨润土对蒙古黄芪产量和药效成分及盐碱地的影响,为盐碱地中蒙古黄芪的种植以及盐碱地的改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盐碱地施入膨润土后促进了蒙古黄芪形态指标的生长,T5(1800 kg·hm-2)处理的株高、茎粗、根长、根表面
学位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不断明确,对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绘图学习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教师逐渐忽视了板图的重要性,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图像,学生地理绘图能力的培养也较为薄弱。初中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完全通过自然语言很难建立良好的地理空
学位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披碱草属是禾本科一种抗旱性较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种间杂交能将优良的性状集中在一起,创造新种质。为了研究披碱草属种间杂种抗旱性优势的遗传机理,促进优良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以老芒麦、加拿大披碱草及其杂种F1为材料,系统的研究了它们在干旱胁迫第3、6、9、12及复水3 d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
学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其获得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保障和行动支持。而实际生活中,高期待、职业隔离感、职责繁杂等原因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认同出现混乱。明确他们的职业认同现状,对于探讨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在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基础上,从外部和内部因素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认同的预测路径。研究一采
学位
成长型心态是相信个体智力可塑的信念。已有研究发现,成长型心态训练可以帮助个体缓解低家庭经济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成长型心态只会积极预测高收入家庭学生的成就。针对成长型心态训练能否缓冲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界未有定论。当前研究进一步考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SES与学生的成长型心态和积极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1探讨高、低家庭SES学生的成长型心态和积极应对策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