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可以看出,资本账户自由化在一国对外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它作为经济目标。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实现了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也进行了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等在内的较全面的改革,努力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实现。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我们知道资本账户自由化可以给经济带来收益,但同时也可能引发风险。特别是从8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以后更加频繁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伴随着经济的开放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给各个经济主体也就提出更多的挑战。事实也证明,在没有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运作机制、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法律背景等条件下,盲目开放资本账户会带来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于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前提、顺序和开放方式的分析很有必要。当然,也更加不能忽略在渐进式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过程中各项改革措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只有不断修正改革路线,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这也就是本文的分析重点,即分析我国在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应,并且指出进一步实现自由化应该注意的内容。文章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导论,介绍选题理由、进行文献回顾、简要说明文章结论并且区分了一些重要概念。第一章从理论方面综述资本账户自由化产生的效应,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会带来一些风险。第二章总结智利和印度的开放过程,从中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给我国的自由化提供参考。第三章重点分析我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现状以及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后得到结论:自由化不仅仅推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深化,还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降低资本使用效率、增加经济风险。第四章是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帮助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顺利推进。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不管是外国还是我国,资本账户自由化对经济都有着复杂的影响。资本账户自由化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金融深化,逐渐实现金融自由化,同时也会因为国内经济金融体制的缺陷和改革措施的不配套等原因,导致一些负面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继续推进自由化进程的同时,要结合国外已有的经验采用配套的改革措施,不断修正改革路线,这样才能在进一步推进自由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震荡,顺利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以及最终的金融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