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民俗文化事关中原文化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事关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全局。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原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取得卓有成效地进展,中原民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原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效能不断提升,中原民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开创了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新局面。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对中原民俗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缺失、中原民俗文化核心竞争力不强、中原民俗文化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中原民俗文化投资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造成了中原民俗文化日渐消亡的局面,不利于中原民俗文化的永续发展。纵观中原民俗文化建设历程,会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中原民俗文化管理体系不科学,中原民俗文化产业化趋势日渐凸显,中原民俗文化人才培育制度不完善,中原民俗文化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等。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助推中原民俗文化建设,实现二者高度融合、协同共进,可以增强中原民俗文化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原民俗文化品牌形象、催生新型中原民俗文化业态,促使中原民俗文化焕发生机活力,从根本上扭转中原民俗文化日渐式微的趋势。长期以来,河南省积极探索中原民俗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中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中原民俗文化与动漫业的有机结合,强化了中原民俗文化与传媒业的高效协作等,对我国民俗文化建设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应加快完善政府中原民俗文化管理体系,着力创建中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推进中原民俗文化人才培育制度创新,构建中原民俗文化发展投融资新机制,形成中原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合力,推动中原民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走出一条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