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理想社会要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塑造的理想国。他在《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在中国,孔子在《礼记》里对理想社会有一个清晰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体现了古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而完整地表达理想社会的思想并且对后世及整个东亚地区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则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社会,对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文人及文学创作影响巨大。但是,桃花源作为一种理想,无论是在现实政界中,还是在自然田园中,都是渺茫而不可企及的。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朝鲜,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也屡次出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檀君神话里就描述了一个仁主统治下的“弘益人间”。但是,朝鲜文学中的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基本上是吸收借鉴了中国文学的思想,特别是陶渊明及《桃花源记》中的社会理想。统一新罗时期,陶渊明及其文学作品已传到朝鲜半岛,并为朝鲜文人所引用,成为自己的文学作品的一部分。高丽时期,在陶渊明影响下,高丽不同阶层的文人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本文运用影响研究的研究方法,按照时代背景和文人所处的阶层的不同,分三个阶层对高丽中期汉文学的理想国思想做了总结归纳,进而得出理想国思想在高丽中期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脉络。从高丽中期开始,以李仁老为代表的没落的旧贵族文人,以陈澕为代表的官场文人,以李奎报为代表的新兴士大夫阶层,以及以李穑为代表的经历政权更迭的深受性理学影响的儒学大家,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的理解和追求各不相同。但是从总体来说,表现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即从封闭到开放,从理想到现实。李仁老的青鹤洞是封闭的,而陈澕的桃花源是开放的;李仁老和陈澕的理想社会都是理想中的趋于仙境化的,而李奎报和李穑的理想社会则是活脱脱的自然山水和田园农村。这一发展特点和脉络,体现了高丽文人在接受桃花源的社会理想时的选择性。他们在接受的同时,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原作进行了变形,加工,并融入了当时流行的苏学和性理学思想,创造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为高丽汉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