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政府是事实上的基层政府,是区域发展的实际中心,但缺乏政府绩效评价的流程方面的理论指导;政府绩效评价是政治性与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结合,但是缺失对公共价值的回应;PV-GPG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在公共价值的缺陷进行反思基础上的创新,有着很强的矫正功能和指导意义,但缺乏在实践中的“操作化”指南。因此,本研究以县级政府为视角,来研究PV-GPG框架下政府绩效评价的流程,将推动该科学模型在县级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实际应用,也更有推广的意义。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将PV-GPG模型进行分解、重构和具体化,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行政过程,构建一个(组)流程体系,这些流程体系能够承载、体现并保障公共价值。首先,在理论上区分了PV-GPG框架下的评价流程与传统评价流程在管理要素、管理职能和评价功能方面的变化,按照“价值链”思想,将政府绩效评价前的功能定位于“公共价值的获取与平衡”,评价中定位于“价值的承载与输出”,评价后定位于“价值的反馈与重塑”。其次,分别界定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流程中每个主体的诉求和价值取向,根据环节功能与主体价值的契合匹配,将环节与主体进行嵌套,把最合适的主体放置到相应的流程环节中,从而设计出了基于PV-GPG思想的通用评价流程,并建立了政府绩效评价的共享数据库和流程管理系统。再次,根据不同基础模型在组织者、评价者以及评价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在通用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出六种有特定功能的系列流程。最后,撷取了16个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的案例,以基础模型为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有关价值建构、多模型运用与动力机制的有益启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县级政府”为立足点设计流程、将公共价值植入评价流程之中、建立了政府绩效评价的流程管理系统、区分了通用流程与特定功能的系列流程。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于案例的进一步剖析和流程的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