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全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型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每年汛期都有新的地质灾害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每隔4年左右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其中最多一次死亡1800多人。近几年来频发的强降雨导致陕南地区地质灾害更为发育,在2010年百年一遇的强降雨中,陕西11个地质灾害重灾区全在陕南三市,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不仅为全区防灾减灾和工程防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对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依托陕南暴雨次生重大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以陕南地区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份的强降雨引发的5处突发型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前人资料、野外实地调查和定量计算、模拟的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陕南地区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典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附近的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和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典型滑坡、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指出5处地质灾害中有2处高速岩质楔形体滑坡—碎屑流、1处堆积层滑坡、1处折线形结构面控制的岩质滑坡和1处沟谷型泥石流。其次,对典型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控制因素,强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最直接的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强降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与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然后,利用极限平衡法、极射赤平投影法和数值模拟法(FLAC和UDEC)等方法对原始边坡在天然、暴雨或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坡体内部的主应力、剪应力状态、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稳定系数;并对大柴沟泥石流的易发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典型滑坡、泥石流灾害按照高速岩质楔形体滑坡—碎屑流、堆积层滑坡、折线形结构面控制的岩质滑坡和沟谷型泥石流4个类型分别进行成因机制研究。
其他文献
360°全景又称虚拟现实全景或三维全景,是目前迅速发展并流行的一个虚拟现实的分支,它是基于序列图片的数字三维全景技术,也是近年来图像绘制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广义上的360°
踏板法作为钢琴演奏中重要基石之一,时刻影响着演奏效果。合理的踏板为钢琴的延长音、音色、亮度广度等都可以增色不少。本文试从认识踏板的不同分类出发,并结合不同时期特点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进入了大规模消费的时代。独生代群体的崛起使得他们逐步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国外产品的大量涌入国内,越来越多的独生代群体开始接触中西方名牌产品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以及其与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融合,我国的电子信息行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的融合
【正】 湖北省长江沿岸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我国内地的腹心地带,既有东部沿海地区的技术、管理、智力优势;又有两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磷、铁、铜矿资源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同时
本文运用五种竞争作用力理论,具体分析了中国电子工业的微观环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工业的外部微观环境主要就是电信运营企业和自身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的股东企业。这种
近年来对徽州古村落、古民居的研究正在兴起,其保护与更新策略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但是却呈现两种极端:对于宏村、西递、渔梁等规模、名气较大的古村落的研究十分的系统和深入,
交通协管员队伍从产生、壮大并在实际工作中和广大公安民警并肩作战,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交通协管员队伍是道路交通管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隧道施工会对围岩产生扰动,并改变围岩地下水循环系统。当隧道穿越高渗流带时,围岩地下水向开挖空间汇集往往会引发涌水问题,并可能诱发隧道塌方。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隧道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种文化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加深,单一的材料已经很难满足目前人们的物质需求,复合材料的产生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不是两种或几种单一材料的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