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要把体育教育教学的工作认真的加强起来”。为此,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课标》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具体目标,确定以目标的达成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课标》在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往的教学方式,积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新课程标准能够更好的得以实施。基于此,为推进《课标》的不断完善,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当前的课程改革现状,展望发展前景,为加速《课标》改革的进程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宁市城西区初中年级《课标》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课标》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城西区中学进一步贯彻实施《课标》提供借鉴和参考。结论:1、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存在男女体育教师比例失衡的情况,教师的年龄结构比例相对合理,教师的学历水平全部为本科且所学专业全部为体育教育相关专业,各级职称间比例差距不大。2、西宁市城西区初中年级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存在结构性缺乏和场地不标准现象等问题。3、西宁市在组织体育教师职业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教师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透彻。4、大部分学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每周3节体育课,并且存在挤占体育课的现象。5、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只有一小部分教师们投身到了课程开发的改革中来。6、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以多种评价内容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而对教师评价方面缺少对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建议:1、各校应适当调整一线体育教师队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可选择性的建设一些学生喜爱运动项目的场地、购置一些学生喜爱的运动器材,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2、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组织好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对《课标》的认知水平,从而使一线体育教师能够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摆脱困惑、迷茫的状态,以保证《课标》更好的实施。3、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都应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增加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和质量。4、向全市初中学校和体育教师征集各种课程资源,组建西宁市体育课程资源数据库,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引导师生自己动手,因地制宜的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缓解结构性缺乏的现象。5、建立与完善西宁市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管理体系,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从多个角度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方面还应增加对教师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