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货币政策规范选择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而达成,货币政策的具体效果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密切相关。既然如此,那么,货币当局究竟应当如何拟定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才能更有效地逼近货币政策目标呢?换言之,货币当局应当怎样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呢?这便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货币政策规范问题。中国自1992年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逐渐加大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力度,对于货币政策规范的选择也一直是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哪种货币政策操作规范更加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货币政策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操作规范,一直以来都是货币金融领域的一个经典命题。本文立足于理论梳理和实践分析的双重视角,对该命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结论。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基本定义出发,先从理论角度对货币政策规范的两种对立观点——规则和相机抉择——之间的争论进行了描述,然后指出两种操作规范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从实践角度看,现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倾向于将两者优点相结合的方式,通货膨胀目标制便是实践中最有力的证明。紧接着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四个阶段,然后结合中国实际,得出规则的货币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均不适合我国国情的结论。最后,在国际上流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背景下,对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引文中,给出了几个本文讨论的基础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所谓货币政策规范,简言之,就是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遵循的行为准则或模式,它是决定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上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类型,即按规则行事和相机抉择。引文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即在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哪种货币政策操作规范更加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如此的国际发展趋势下,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多年的实践,中国是否应该和适合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第一章---规则和相机抉择之争,旨在对货币政策“规则对相机抉择”之争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并作简要的述评。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分别对两者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其缺点所在,第三部分详述了两者之争的发展过程及其争论的实质,并给出了评价。所谓相机抉择,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约束,而是依据经济运行态势灵活取舍,“逆风向行事”平抑经济周期,以图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最大的特点是主动的短期经济稳定政策,对经济运行能起到稳定作用。在“逆风向行事”的“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货币当局被赋予广泛的权力。所谓按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规范,是指在货币政策予以实施之前,事先确定并据以操作的程序或原则。它是一种消极的经济稳定政策,其对经济活动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避免使货币制度本身成为经济不稳定的根源。从最早的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之争,到芝加哥学派的价格稳定论,进而到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之间的激烈论战,再到强调宏观经济行为微观基础的货币政策博弈分析,“规则对相机抉择”之争历经了150多年,此间两种模式可谓是此起彼伏,但争论的中心逐渐朝着寻求两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争论的实质是两种经济哲学思想之争,即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和它的理想运行之间确实存在着的差异是否市场自行可以解决,抑或只能凭借政府的力量才能解决。目前理论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争论还在继续,争论的主题仍是究竟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还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更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二者之争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实践需要不同的操作规范。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目前流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刚好是一种相机抉择性的规则,该规则结合了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两种模式的优点,受到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推崇。第二章---通货膨胀目标制与各国实践,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和优缺点进行了说明,其次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最后对该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寻求并采用了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在货币政策框架中不再设定中介目标,而是直接钉住稳定货币这一最终目标。中央银行独立或与政府共同确定通货膨胀目标区,中央银行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向,并将此预测与已经确定的反通货膨胀目标相比较,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操作。与传统政策相比,通货膨胀目标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规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还具有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更直接和稳定、减小经济波动、有助于央行摆脱通货膨胀压力,实现既定目标等优点。同时也具有以下缺点:即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拟订的目标低于理想值,这会损害其可信度;这种制度的可信度依赖于改变制度的成本,从而会产生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可信度要求改变制度设计的成本特别高,另一方面如果成本很高将会阻碍经济情况变化时通货膨胀率目标的调整;如果政府本身具有内在的通胀倾向,解决时间非一致性的难题不过是从中央银行推给了政府而已。工业化国家相继采取了某种形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些国家包括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以色列、西班牙和澳大利亚。近来,日本已经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意愿。在美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美联储内外吸引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支持者。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成为一种趋势,甚至有经济学家大胆预言“通货膨胀目标制必将成为许多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中心”。西方发达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之后在促进经济增长、抵制通货膨胀方面均取得良好绩效,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适应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四个阶段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指出我国不适合采用单纯的规则货币政策也不适合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1979~1983年我国没有名副其实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1984~1992年,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国家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信贷现金计划管理仍是主要的调控手段;1993年夏央行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1998~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许多货币政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2003年开始针对经济中出现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倾向明显加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自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相机抉择的色彩,尤其在1993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前更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刚刚形成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奉行的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则。作为相机抉择政策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虽然取得了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经济波动也比较频繁。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市场疲软、经济滑坡和1992年以后的经济过热之后,货币主义思想在1994年金融体制改革和关于货币政策的法律中开始占据支配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实际上开始了以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为主的货币政策实践,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1998年以来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基本上属于单一规则的政策。从1993—1998年连续5年实行单一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出发点来看,为了制止经济过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正确的选择,但从长期结果来看,单一规则的长期连续政策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导致或至少加剧了通货紧缩。我国不适合单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原因在于: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与相机抉择的本质不符;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是中国金融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中国的货币政策调节具有“一刀切”倾向,不适合进行“微调”。我国也不适合单纯规则的货币政策。规则型货币政策不可以真正起到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规则型货币政策不适合中国转型期的国情;规则型货币政策不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货币经济环境。第四章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讨论。首先分析了该种制度实现的条件,其次对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在选定通货膨胀目标制时,中央银行要确认其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目标是通货膨胀水平;中央银行有一套货币政策工具,可有效控制该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中央银行或政府能够清晰地界定通货膨胀目标的水平并且有与公众沟通的机制。适用的条件有弹性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利率开放和较完善的证券市场;对央行的要求非常严格。对发展中国家适用的首要条件是中央银行应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第二个条件是货币当局应避免制定其他名义变量的目标或途径,比如名义汇率。我国已经从法律上规定中央银行必须履行保持币值稳定的职责;此外中央银行已经独立于财政,可以防止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再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机制体系,为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提供了条件。但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在现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快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2)中央银行应该积极进行政策实践或模拟操作。(3)关注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动态及已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实际操作,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发展状况,继续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可行性。(4)从法律上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5)创造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后本文提议现在应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变化需要的复数货币政策规则;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局限性要求关注最终目标和其他中介目标;建立既能够反通缩又能够反通胀的物价稳定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建立正常的物价水平波动区间。总之,本人结合中外研究理论和成果,结合中国实际,运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货币政策知识对货币政策规范的选择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为我国货币政策规范的选择提出意见。但是基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以及实践的不足,文中一定有一些问题,敬请评审专家和答辩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严厉批评,本人将改进论文并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GSNG)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72例GSNG患者,有30例采用静脉营养(PN组),42例施行肠内营养(EN组)。比较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8期《茶多酚和咖啡因对缓解葡萄铝毒的生理机制》(作者张永福等)报道,为了给葡萄的耐铝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葡萄苗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
中国铁路线路的维修工作不能因为有了大型养路机械而忽略小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和应用,发展大型养路机械的同时,应加大技术投入开发制造先进的小型养路机械,小型养路机械的优化
为适应现代飞行载体机动性越来越强的要求,人们对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陀螺仪的输出漂移所带来的累积误差是实现高精度导航的最大障碍,如何在已有硬件设
航天器在轨对地释放是未来空间攻防对抗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以航天器对地释放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其释放策略和释放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脾功能亢进(脾亢)均表现血小板减少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两类病的性质不同,鉴别诊断时往往依赖临床脾脏肿大的有无、血小板抗体的测定及CR标记的放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工作法治建设起步时间较晚,基础薄弱,在这关键时期发展步伐渐缓,种种难题接踵而至。面对这一现状,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工作者应树立大局意
在中国乡村社会,虽然村民社交的基本空间发生在乡村部落或者家族内,但集市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集市的开放性特点吸引着十里八乡的村民来此,买卖双方在集市空间里互动、
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培养在教育界颇受欢迎,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研究者较多关注基础教育各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大学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品质研究鲜有人涉及。文章依据教学实践从三
我国在航空航天,尤其是火箭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在火箭推进剂的加注过程中,加泄连接器的对接与脱离作为一项高危环节,却仍采用人工方式。而令人欣喜的是,历经三代研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