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是一门德育性课程,在其教学的过程中,正是通过思想品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对学生未知领域的不断追求和了解,逐步积累成完善的思想品德知识和道德体系,这样的问题是和问题的解决和发现相一致的。而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由于目前存在了大量的德育知识积累,致使多数情况下都注重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思维的锻炼。为满足教学的新要求,发挥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德育性学科在自身的发展和问题性探究相统一的优势,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散思维是可行的,问题性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构建就具有相当大的实践意义。本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概述了课题的选题依据、论文价值、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形成了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整体思路。第二部分为思想品德课与问题性教学。其中包括思想品德课和问题性教学的含义及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阐明了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问题性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思想品德课问题性教学的现状与原因。通过实习期间对初中八年级学生课堂问题教学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思想品德课课堂上问题性教学的现状是,问题性教学的实施存在着具体的问题,一方面,很少有思想品德教师注重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采用问题性教学方法,即便采用了问题性教学,这种情况也不是很常见;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师在运用问题性教学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就是将问题性教学运用的不成熟,未形成一定的模式。又通过实习期间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导致问题性教学的现状的五个原因,并对这五个原因进行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为思想品德课问题性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案例研究。首先将思想品德课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再进行问题的设计和使用,最后对问题性教学的基本形式作以阐述和分析。对于问题的设计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六个方面,并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题表格加以说明;对于问题的使用方面的内容,包含七个步骤,并将这七个步骤贯彻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具体课题当中;对于问题性教学的基本形式,本人总结了四种问题性教学的基本形式,分别为: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活动——探究式,概念——获得式。并分别对问题性教学的四种形式加以举例说明。第五部分为思想品德课问题性教学教师的角色。文中分别从思想品德课的课前、课始、课中、课后四个阶段思想品德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来探讨,并一一对应地列举课堂实例。第六部分为思想品德课问题性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也是通过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身的不断探索以及有经验的老教师总结而得出的理论。其中重点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必要及时的更新,尽力并且坚决地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需要及时“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与此同时,更不能偏离教材,教材资源永远有可开发利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