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的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为此,国际社会展开了广泛讨论和积极合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国,多次在世界性会议上作出减排承诺,并将C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至地区(省、市)和产业层面,层层推进,力争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同时,基于中国的资源禀赋,电力工业面临着化石能源消耗量高和CO2排放规模庞大等问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下,深入探寻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而挖掘其CO2减排潜力,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对实现电力工业低碳发展,助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1995-2014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京津冀地区及电力工业发展现状入手,根据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1995-2014年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量,并对其变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综合发电环节、电力调入调出环节、输配电环节和电力终端消费环节,建立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递阶分解模型,将影响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为发电能源结构、电力结构、发用电比例等10个因素,并对各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的正向驱动因素依次为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输配电损失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负向驱动因素依次为产业电耗强度效应、发电煤耗效应、发用电比例效应、居民生活电耗强度、电力结构效应和发电能源结构效应;最后,基于LMDI预测模型与情景分析法,科学设置出2020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发展的3种情景,对2015-2020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因地制宜地从电力低碳发展规划、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结构调整、低碳电源和外调绿电通道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减排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掺入硅灰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在水中的变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其在正常条件下的收缩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
探讨“互联网+”时代医疗改革给患者就医模式带来的便捷性及面临的问题。“互联网+”理念深入到社会发展的每个细节,各行各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移动APP、云医疗、大数据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运用的日臻成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力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信息化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在教育改革后,我国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机械专业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的热门学科之一,如
简述了流化床气流粉碎机、常温、低温深冷气流粉碎系统的工艺、装置和结构特点。气流粉碎可对许多材料进行超微粉碎,并能实现颗粒粉碎、改性与混合一体化。探讨了气流粉碎技
对纤维体积率大幅度变化时钢纤维水泥净浆的劈拉、抗折和抗压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钢纤维含量对钢纤维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