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析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早产儿256例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28周(n=13)、28-31+6周(n=79)、32-33+6周(n=64)、≥34周(n=100)四组。所有早产儿于生后24小时内采集静脉血2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种营养状况:维生素D严重缺乏(<10 ng/ml)、维生素D中度缺乏(≥10-<20 ng/ml)、维生素D不足(≥20-≤30 ng/ml)及维生素D适宜(>30 ng/m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中位数为11.10 ng/ml(范围2.10~43.45ng/ml);维生素D严重缺乏、中度缺乏、不足、适宜的比例分别为42.58%、44.92%、10.16%、2.34%。2.胎龄<28周、胎龄28-31+6周、胎龄32-33+6周和胎龄≥34周四组早产儿血清25-(OH)D中位数分别为8.07 ng/ml、10.26 ng/ml、12.21 ng/ml、11.59 ng/m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早产儿维生素D严重缺乏比例分别为69.23%、45.57%、32.81%、43.00%;中度缺乏比例分别为30.77%、46.84%、48.44%、43.00%;不足比例分别为0.00%、7.59%、15.63%、10.00%;适宜比例分别为0.00%、0.00%、3.13%、4.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儿出生体重、头围、身长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36、0.195、0.202,P<0.05。结论:1.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低下,维生素D缺乏普遍,且有近一半早产儿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2.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胎龄无明显相关。3.早产儿宫内发育与出生时维生素D营养状况呈正相关。第二部分骨化三醇对VLBWI骨代谢与疾病的影响目的: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补充骨化三醇及维生素D3的临床对照研究,探讨活性维生素D制剂对骨代谢指标及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NICU、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的出生体重<1500g的VLBWI为骨化三醇组(n=40),随其后入院的第一个VLBWI为对照组(n=40)。两组早产儿在喂养耐受后(骨化三醇组为10.26±3.76天,对照组为10.65±5.20天)均给予维生素AD(维生素D 500IU,维生素A 1500IU)每日1粒,骨化三醇组每日加服骨化三醇0.125ug,对照组每日加服维生素D3 400IU。两组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内及生后1月时分别测定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磷水平,矫正胎龄(Correct gestational age,CGA)40周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并收集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可比性分析:(1)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等基本资料以及出生时血清25-(OH)D、ALP、钙、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TPN持续时间、喂养方式、钙磷摄入量、添加维生素D时间以及咖啡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早产儿生后1月时血清25-(OH)D水平、血ALP、血钙、血磷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CGA40周时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围产期合并症比较:骨化三醇组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早产儿BPD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败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早产儿无创通气时间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骨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补充骨化三醇与补充维生素D3对骨代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2.极低出生体重儿补充骨化三醇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BPD的严重程度,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