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双字组中语音的空气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仪器被应用到语音的听感、声学,乃至生理研究当中,本文使用的发音空气动力学系统就是研究气流气压的一种生理仪器。气流和气压在人的整个发音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发音过程中的气流气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普通话中各元、辅音的发音特征,并从气流和气压等参数角度来对各元、辅音进行区分。
  本文运用发音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对汉语普通话中的塞音、擦音、塞擦音、通音和元音的气压峰值、气流峰值、气流均值和气流量等气流气压参数进行测量研究,同时还引入气压峰值与气流峰值的时间差、气压上升、下降阶段的时长和声门横截面积等其他参数,对各元、辅音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研究了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年龄、性别和位置对各项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从气流来看,在塞音和塞擦音中,送气音的气流大于不送气音;送气塞音的气流大于送气塞擦音大于擦音,擦音的气流峰值与不送气塞音接近,总之擦音气流峰值介于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之间。通音和元音的气流小于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其中,元音的气流最小。2.从气压来看,塞擦音的气压峰值略高于塞音,但是整体相差不大。擦音的表现更为复杂,/s/和/?/的气压峰值高于塞音,与塞擦音接近,而/x/的气压峰值则远低于其他擦音。同样,通音和元音气压远低于其他辅音,元音的气压最低。3.就年龄、性别和位置的影响,儿童阻塞音气压比成人更高,但是气流参数都要小于成人;除了8岁儿童所发的个别元辅音的气压高于成人外,其他元音和通音都表现为成人口内气压峰值高于儿童;成人通音和元音的气流均大于儿童。无论是辅音还是元音,均表现为男性气流气压高于女性;部分辅音明显表现为前字的气压大于后字,但这种趋势在送气塞擦音中没有体现。
其他文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作品。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家书信及回忆录等,解读分析主流意图与作家创作这些作品的主客观条件,探析创作主体当时的创作思考和情感投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界定本文语境下“知识分子”和“历史题材书写”的概念,继而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说明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出本文所需要讨论的论题。第一章从创作主体和权威话语两个视角,考察历史题材书
学位
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大量对“科学”的鲜活表达,这些表达不似专业科学书籍那般严谨细致,却因生发自小说这一文类的虚拟空间而显得想象力十足,可称之为“想象性”的科学表达。从作为西学思想之核心的“进化论”,到作为西学技术之代表的“声光化电”,从用以疗救人心的“医学”,到颇具神秘色彩的“催眠术”,通过晚清科学小说的实际创作,晚清时期的中国文人已开始直接参与诸如此类科学话语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立足于此,本文重
学位
《传奇》的初版由《杂志》社于1944年8月15日出版,其中收录10篇小说作品。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设计,都是非常精致的,封面设计无图案,采用一色的孔雀蓝,并由张爱玲亲手设计,仅标记了书名与作者名。同年9月25日,《传奇》再版,封面图案采用炎樱的绘画创作,犹如古绸缎上盘了深色的云头。在1946年11月时,上海山河图书公司正式出版了《传奇(增订本)》。在初版基础上,增订本新增了5篇内容,基本上汇聚了张
学位
“革命加恋爱”小说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表现了大革命背景下青年们在革命与恋爱间的种种纠葛,展示了他们在社会转型期间或迷茫痛苦、或热情期望的精神风貌,其中出现了大量女学生形象。因此论文以“革命加恋爱”小说中的女学生形象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其源流、类型、特征等,揭示“革命加恋爱”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全貌,并深入探讨革命话语、男性话语和商业文化对女学生形象的影响。论文由三部分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
学位
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成于晚年,此前他有数十年诗歌创作与理论探讨实践。前期的诗学理论为方玉润的《诗经》学思想奠定文学基础,他解读《诗经》非常强调其文学性,因此方玉润的诗学理论既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诗学,也包括《诗经》学。  方玉润的诗学理论属于儒家诗学范畴,他以“诗言志”为“纲”统领明清性灵、格调、神韵等多种诗学理论主张,以“思无邪”为“脉”来承续历代诗学“性情”论。二者横、纵互为辅翼,共同构成方玉润诗
学位
《湖海楼丛书》由陈春刊刻,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成,共收书13种。丛书在选目上偏重不甚著名的子书和考订类书籍,在典籍保存方面功不可没。目前,关于《湖海楼丛书》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力图依据现有丛书刻本、《申报》刊登的丛书发售广告等材料,探讨丛书的刊刻经过、陈春之交游对其刻书的影响及底本考。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三章。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及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为陈春其
学位
李渔作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有着独特的女性观念。本文以李渔的女性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李渔作品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阐释,并参照李渔杂著中所展示的女性观念,来动态考察李渔女性观变化的过程及特征。同时,结合李渔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接受的各种思想影响特别是家学观念来探究李渔女性观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李渔女性观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李渔女性观的价值与地位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结合李渔的生平梳
学位
《啸园丛书》是晚清人葛元煦编刻的一部丛书,共收录59种书籍。内容庞杂,收录经史、题跋画谱、金石篆刻、名人家训、词韵戏曲、医书、治狱断案之书以及记录奇闻异事、风土人情的杂记等。本文根据《啸园丛书》的书内材料、盛宣怀档案与《申报》中的相关材料,考察葛元煦的生平,丛书的刊刻缘起、经过,丛书的底本,啸园书局的运作等。  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葛元煦生平情况”,主要考察葛元煦的家族、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