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公元1世纪末叶,整个《希伯来圣经》真正完成正典化,这时它分为3部分:律法书(Torah)、先知书(Neviim)和圣卷(Ketuvim)。《路得记》和《以斯帖记》即圣卷中仅有的两部完全以小说体故事进行教化的民间文学,人称“教化故事”。这两部作品不仅是圣经中难得的艺术精品,而且生动反映出在犹太人特殊的社群动荡时期,两名与犹太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的女子,在不同境遇中表现出的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操。然而,尽管路得和以斯帖堪称犹太民族英雄,但她们的遭际实际上与圣经其他女性一样,也体现出那个时代以及父权制社会中妇女普遍的生存困境。因此,依据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对其进行叙事话语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遗憾的是,作为记录古代犹太人历史的一种重要叙事资料,在中国和西方学者对其有关叙事话语和性别意识的研究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学者们或者忽视其中隐含的性别意识,或者对此缺乏系统和清晰的认识。而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两部极具代表性的“教化故事”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以女性主义为经,叙事学为纬,通过分析文本叙述话语,试图系统并清晰地揭示出文本叙事话语与性别意识之间的共谋关系,以及特定叙事方式对两性性别意识的规范。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3部分。“引言”部分首先说明了本论文题目的来源,并确定了研究对象和使用的理论,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对圣卷“教化故事”叙事学研究的现状以及其可待开拓的空间,最后明确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进路。正文包括两章。第一章圣卷“教化故事”的叙事学研究之发展轨迹,共分为两节。第1节总结了经典叙事学研究关于圣卷“教化故事”研究的历史,指出这种研究要么重视语言,要么重视情节或结构,都属于纯艺术形式的研究。第2节概说了后经典叙事学与性别意识介入圣经叙事研究的现状,指出后经典叙事学非常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对文本的影响,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忽视了意识形态中性别意识对叙事的影响,没有深入探讨性别意识与圣卷“教化故事”叙事话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研究仍有不足及可待深入之处。第二章圣卷“教化故事”的叙事话语与性别意识,共分3节,笔者主要从“聚焦”、“声音”和“修辞策略”这3种叙事方式入手,集中探讨圣卷“教化故事”叙事话语背后隐藏的性别意识。第1节首先分析了圣卷“教化故事”中“聚焦”与性别意识的关系。在参照热奈特的叙事“聚焦”理论进行文本分析以后,笔者发现:无论叙述者采用哪种聚焦方式,不管充当聚焦者的是男性人物波阿斯、米母干和末底改等,还是女性人物拿俄米、路得和以斯帖等,叙述“聚焦”的目的都服务于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第2节主要讨论了圣卷“教化故事”中的“声音”与性别意识的关系。笔者主要参照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对叙事声音的划分,从作者型叙述声音、人物型叙述声音和性别意识的关系分别进行了论述,意在说明文本中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以及波阿斯、米母干等男性人物叙述声音直接表达出典型的男性至上的意识形态;路得、拿俄米和以斯帖等女性人物叙述声音,则间接地反映男性意志;而男性社会的叛逆者瓦实提,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叙述声音。第3节研究了圣卷“教化故事”中的修辞策略与性别意识的关系。笔者着眼于“对比”、“重复”和“省略”修辞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对比的修辞策略,指出故事中存在着3组对比:异性人物之间、同性人物之间以及文本潜在的民族观念之间的对比。叙述者正是通过使用这些修辞策略,成功地宣扬了男性性别意识观念。“结语”部分共分3点:第一,通过细读文本,笔者发现圣卷“教化故事”不仅是被男性讲述的故事,而且也是服务于男性世界的故事;第二,指出作者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意识观念与当时的父权社会文化以及民族意识紧密相连;第三,强调性别通过叙事能够对人的意识产生强大的规范作用,因此女性主义学者从性别的角度观察和认识文本的叙事话语,并在时间和民族、地域的变化中考察社会性别意识的变化,堪称一种具有重要认识价值的思路和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