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儿童文学史,严文井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占有重要的地位。严文井的童话创作开始于中国童话以政治童话为主流的年代,经历了童话以教育性为重点的时期,他的童话整体上有教育性的意味,教育童话是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本着补充和完善对严文井童话的研究的态度进行写作,包括对严文井童话的本质性的探讨,和以严文井为代表的教育性童话的接受与被接受理论的探讨以及严文井童话的创作艺术的分析,以求对儿童文学的本质以及儿童文学的发展等有更深地思考。严文井是一个一直努力于尊重儿童、写儿童、关心儿童的作家,却总也没有离开教育的束缚,教育儿童是他写童话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他尊重儿童、写儿童、关心儿童有教育的目的,他的童话是“为”儿童的教育性童话。他特有的儿童心性和对童话自我的内在需求,又使童话呈现出了超越教育性的面貌,这也影响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使“接受”呈现出了历史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严文井特有的文学素养、艺术气质,使他的童话在文学功利的压力下,保持他的“诗意”吟唱。使童话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气质。严文井的童话综合起来看是薄薄的一本书,但我们能从中读到厚厚的人生。本文通过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童话创作的生成机制入手,分析严文井创作儿童文学的社会背景、要求和作家自身的价值追求,以及二者在其童话中显现出的矛盾。严文井在童话创作中认真践行着教育的使命,是作家身上所体现出的潜在的群体使命色彩的一种自觉,也是中国传统积淀下来的一种深厚的教化情结,是作家创作的社会心理。但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夸大了童话的教育功能,是将教育性无限的放大后的结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个本质。严文井独特的精神气质表现在他的个人心性和对儿童和童话的态度等;严文井的艺术追求受他背后的三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分别是沈从文、冰心和安徒生。通过对他个人精神气质和艺术气质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他的儿童观和他创作的态度。综合对严文井的时代心理和他自身内在艺术精神的分析,我发现在严文井身上存在着明显的教育性和他自身艺术气质的矛盾,表现在童话追求、儿童心性与教育理性的矛盾,追求文学自身价值在现实和艺术之间寻求平衡。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进行了对严文井童话内在本质性的探讨,是教育束缚下的有童话精神的作家的自我表现的作品。第二部分,从创作和接受心理入手,探讨在接受和被接受之间的严文井童话,研究其童话的内在运行。因为儿童和成人是童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对于二者的处理直接影响作品的被接受情况,本文从儿童、成人入手,分析严文井如何处理二者和二者关系,可以大概看出其作品的全貌和内在思想。第三部分,从严文井童话的艺术性入手,教育性并不是严文井作品的全部,是时代和他个人的局限性,但教育并不能掩盖他内在的艺术气质。透过教育的外壳,研究严文井的内在艺术特色,包括诗意、幻想和梦、简化的艺术和西方优秀儿童文学的影子和气质几个方面。